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年,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大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我国实现历史转折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全会结束后,改革开放逐步展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改革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破除了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安徽、四川等省的农村改革得到邓小平有力支持。年9月,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会议纪要指出,允许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开,农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年粮食产量超过亿斤,困扰我们多年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基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年,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阶段,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带动一批小城镇发展,城乡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也渐进展开。
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设置了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基础上,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产生新的矛盾。与农村改革一样,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也受到一些怀疑。年初,邓小平专门考察深圳、珠海、厦门,充分肯定了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和方向。回北京后,邓小平又和中央有关负责人商讨办好经济特区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问题。年5月,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年2月,中央又决定分两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年8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建议,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作出决议。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逐渐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基本经济制度变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多万知识青年陆续回城,需要安排工作。城市中也有大量待业劳动力需要安排。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中央提出广开门路,搞活经济,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后,集体、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其间,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过几年的实践,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有针对性地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改革才会走到什么程度。这个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对市场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充分。
对国情的认识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要从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出发制定政策。年通过的历史决议和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以及这一历史阶段应该坚持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不仅让中国人认清了中国国情,而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石。
在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创新基础上,年10月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所取得理论成果,并将其命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三大后,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治理整顿,逐步实施价格、工资改革。
就这一阶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推进改革开放,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后,在短时间内稳定了国内政治局势。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使国民经济基本上转上正轨。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也迈出关键步伐,开发开放了上海浦东,从而带动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但在国家发展的紧要关头,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这样一种认识,严重妨碍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的严厉批评,更是让人担忧有走回头路的危险。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明确指出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谁不改革开放,老百姓不同意,谁就会被打倒。中央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并决定将谈话作为开好党的十四大的指针。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骨架的过程中,针对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姓“公”姓“私”的争论。年5月29日,江泽民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有针对性地指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主义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一讲话,有利于澄清一些困惑。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称谓,并在新的党章内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党中央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继续前行。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际国内大局,以很大精力
就这一阶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三、加快改革开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在十六届一中全会上,胡锦涛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针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等一系列新问题,从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年初暴发的“非典”疫情,更是表明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胡锦涛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这一战略思想,不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为解决好困扰中国多年的“三农问题”,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其总体要求是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根据这一要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和政府通过免除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税费负担、给予农民必要的生产性补贴、增加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经费投入等措施,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变。
党的十六大后中国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
在党的建设方面,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思想。年1月,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命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部署。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全会上提出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想。
此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强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统一战线工作、国防军队建设和统一大业等方面也有建树。
就这一阶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责编: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