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三维度分析自主车企谁会转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www.znlvye.com/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宋亭亭、陈诗慧)

市场:下沉市场的电动化是自主品牌的决胜点

整体:10-20万价格段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存在充分上行空间

燃油车销量疲软,22年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已经破30%大关。近年来燃油车销量疲软,-年同比增速均为负,且受新能源车冲击较大,因此市场份额持续下降,22年已经降低至72%。而新能源车市场持续高景气,-年批发口径下的渗透率由4.5%升至27.9%,销量CAGR达57%,月度渗透率突破30%大关,显著挤压燃油车的生存空间。

当前的新能源车销量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渗透率更高,下沉市场尚有空间。据乘联会统计,以23年1月数据为例,特大城市纯电渗透率高达24%。相比之下,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县乡的纯电渗透率依次为15%、17%、13%、8%,最大相差达16pct,下沉市场的纯电消费潜力由此可见。23年1月,插混在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县乡的渗透率依次为12%、11%、10%、7%、5%,最大相差7pct。

燃油车各价格带的份额皆被新能源车所蚕食。从燃油车销售结构来看,其主力价格带为10-30万元,-年由53%增至67%,增加了14pct。而从整个乘用车市场来看,燃油车受新能源车冲击明显,在各个价格带的燃油渗透率均有下降,尤其是20万以上的市场受到大幅度侵蚀。具体看,-年5-10万元的低端车型渗透率减少了10pct,10-15万元的渗透率减少了17pct,15-20万元的渗透率减少了19pct,20-30万元的渗透率减少了36pct,30-40万的中高端车型、4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的渗透率分别下滑12pct和24pct。同时,10-15万元和15-20万价格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偏低,22年渗透率分别为25%和23%。与全行业相比,目前该价格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低于全行业渗透率水平。

这与各家车企的车型供给策略大幅相关——以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华为为主的车企,在-年区间的车型价格大都分布在20万以上。同时,以北汽、通用五菱为主的自主品牌车企持续推出10万以下的A0及以下车型,导致新能源车价格带分布呈现哑铃型,而对于中间价格段即10-20万元车型供给仍然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存在较大的供给提升空间。

特别地,10-15万元的价格带供给主力车型仍然以合资燃油车为主。年1月的销量前20中仅有3款车型为新能源车型,分别为比亚迪海豚EV、比亚迪元PLUSEV、宋ProDM,其他车型皆为燃油车,前五名除比亚迪海豚EV外,皆为合资品牌的燃油车,比如日产轩逸、大众朗逸、长城哈弗H6、大众速腾,22年前五名的年销量接近万辆。因此,当前10-15万元价格带中新能源车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打造爆款车型的空间较大。

我们认为,10-20万元价格带中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主战场为下沉市场,其消费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性价比是低线城市用户购车的主要考虑要素。从城市级别来看,更大、更高端且车辆性能更优的车型,则在一线至二线城市更受青睐,低线城市在意小型车+高性价比,且对续航能力要求不高。在三四线城市及县乡,居民收入水平相较于高线城市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比例更高。在进行购车选择时,用户主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