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也只有经历艰难,才能真正强大
4月29日,韵达公布的年年报信息显示,阿里巴巴已成为其股东之一,持股2%。
持股占比虽不多,但至此,阿里巴巴终于将“四通一达”(百世汇通、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全部拿下,继续巩固物流版图。
作为快递业的头部玩家,这五家企业年的市场份额达到72%,顺丰市场份额为7.61%,剩下20%的市场份额则被其他二三线快递企业掌握。继续巩固物流的原因在于阿里的电商需求一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同时京东的直营体系优势日渐凸显,这对于阿里来说,既是进攻,也是防御。
市场份额虽有下滑,但顺丰的业绩依然突出,年财报显示,顺丰控股实现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2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7亿元,同比增长27.23%。这不仅让顺丰成为首个营收破千亿的民营物流企业,利润率也依然稳居第一。
业绩突出之外,顺丰也动作不断。去年3月顺丰同城品牌独立,入局即时物流,今年5月又推出“丰食”小程序平台,向企业员工提供团餐服务。虽然此后回应称“仅在疫情期间解决企业员工内部用餐问题”,但外卖市场的持续繁荣想必也让顺丰有所垂涎。
相比于活跃的头部玩家,二三线企业则艰难重重。如风达、国通快递、全峰快递年不断发生业务停摆,品骏快递停止服务,其他更多小型快递企业业务也不断收缩。
市场竞争激烈,业务转型艰难,但这是广阔市场所必然面临的。
丰巢可能没有想到,让自己迎来“高光时刻”的是一个会员收费制
“普通用户超12小时收费0.5元”让消费者笔伐口诛,在遭遇快递柜被断电、监管部门约谈后,才不情愿的将12小时改为18小时。
对于“坚持要收费”的原因,丰巢表示快递柜业务已是长年亏损,广告营收入不敷出,推出会员制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差异化服务。“坚持要收费”的底气则是来自其在快递柜市场的巨大份额,4月推出会员制,5月就收购市场老二中邮速递易。目前,丰巢在快递柜业务上的市场份额已超过70%。
有人表示合理价格区间里的收费能够接受,有人则希望时间可以延长,18小时的免费期限依然满足不了部分用户。有小区物业表示会自建快递柜,帮助业主解决问题。也有竞争对手瞅准“趁他病要他命”的机会进击。菜鸟宣布快递柜继续实施不收费状态,京东快递柜则悄悄地加大快递柜投放力度。
在这场快递柜争论里,吃亏最多的快递小哥却并没有表达太多意见。快递柜设立之初,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快递小哥的效率问题,而将包裹投到快递柜,快递小哥要自己掏钱。
当然,也大概是快递小哥觉得自己理亏。因为用户反映的问题中,其中之一便是快递小哥经常在没有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就将包裹放在了快递柜。
有争论其实是好的,将问题暴露出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