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机械行业2023年度策略行业回暖技术进 [复制链接]

1#

(报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证券,杨绍辉、陈佳宁、林映吟)

1、机械行业回顾和展望

1.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

纵观年前11个月,疫情多发背景下,经济活动放缓在高频宏观经济数据中得到验证。但步入12月以来,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房地产金融支持16条等政策推出,十大领域设备更新贴息贷款的不断落地,有望推动经济筑底回升。年1-11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3%;分项来看,采矿业投资、房地产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有所回落,基建投资自5月份以来累计同比增速稳步回升。具体来看,年1-11月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1.65%,采矿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5%,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3%,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减少9.8%。

年11月份PMI指数再度转弱至收缩区,底部反转或将至。年11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8%,前值49.2%,环比下降1.2pct,位于收缩区间。11月产需两端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7.8%和46.4%,环比变动-1.8/-1.7pct,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上升0.1pct至48.1%,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1pct至46.7%,开工有所加快,但实际需求持续偏弱,后续需要刺激与稳定经济一揽子政策的落地推动。

1.2、机械行业经营状况短期承压,子行业持续分化

根据申银万国一级行业分类,Q1-3机械设备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减少6.08%;实现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减少22.7%。疫情影响供应链与下游需求,预计疫情防控措施逐步优化,机械行业盈利将修复。

根据申银万国三级行业分类,Q1-3,制冷空调设备、磨具磨料、工控设备和能源及重型设备营收增速相对较快;纺织服装设备、磨具磨料、制冷空调设备、其他专用设备和能源及重型设备归母净利润增速相对较快。

1.3、机械行业股价有望反弹,估值位列中游

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整体股价表现不佳。根据申银万国一级行业分类,截至年9月30日,机械设备指数下跌25.07%,在31个行业排名第22位;截至年12月15日,机械设备指数下跌17.13%,排名第19位,跌幅有所收窄。

截至年12月15日,机械设备板块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27倍,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11位。

2、工程机械:海外速增,期待内需回暖

2.1、复盘:“稳增长”政策暖风提振投资信心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主要受到基建投资、地产投资、更新换代、海外需求等因素影响。(1)“稳增长”政策的实施推动股价上升。年4月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效应集中释放,当月全国增值税留抵退税约亿元,相当于去年4月份财政收入的37.5%。上海疫情的好转也有利于“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国内销量持续处于下行区间,复苏预期不断后延;工程机械公司的半年报显示,收入与利润率均出现明显下滑,行业呈现继续下跌走势。(3)年三季度,国内挖掘机等产品销量月度同比增速转正。工程机械公司的三季报显示,企业收入、净利润降幅收窄,出口市场稳中向好,对提振市场信心具有帮助。

截至年12月15日,工程机械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的年PE区间位于[11,52](wind一致预期)。年开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基建与地产相关产业链将受益,加之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工程机械板块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2.2、挖掘机等产品月度销量同比增速转正

年1-10月,国内企业累计销售挖掘机22.1万台,同比下降26.0%。从7月开始,挖掘机月度销量同比开始出现正增长,累计销量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其中10月挖掘机月度销量2.1万台,同比增长8.1%。年1-9月,国内企业累计销售汽车起重机2.1万台,同比下降52.0%。

三季度开始挖掘机和汽车起重机销量数据好转,出现同比增长,既有行业更新需求改善的影响,也有基建投资增速上升的影响。行业景气度方面,相比于年上半年,三季度以来国内小松挖掘机使用小时数同比降幅收窄。10月国内小松挖掘机使用小时数为.1小时,同比下降6.7%,环比增长2.4%。

2.3、专项债结存限额增加,期待投资回暖带动工程机械内需复苏

专项债结存限额增加。年6月29日,国常会提出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年7月28日,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年8月24日,国常会提出在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随着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的盘活,我们预计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边际上提升了工程机械销量的预期,是支撑工程机械销量反弹的基础。

2.4、工程机械海外出口增长强劲,潜力巨大

年1-10月,挖掘机出口销量达到89,台,累计同比增长67.6%。其中,10月出口销量实现9,台,同比增长44.0%;同时,挖掘机月度出口台数占比达到44.6%,连续六个月稳定在40%以上。

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实现高增长。年1-9月,工程机械出口金额累计值达到.9亿美元,同比增长36.0%。其中,9月出口实现4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出口态势持续向好。

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出口比例远低于海外龙头,长期潜力巨大。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出口占比在-年有持续的显著提升,但距离海外龙头卡特彼勒、小松仍旧有较大差距;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国内龙头的出口情况仍然向好,海外收入规模、占比依旧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有望获得更高的成长。

2.5、工程机械周期性逐渐弱化,电动化提升工程机械龙头集中度

工程机械行业周期逐步弱化。随着近年来机械替代人工效应、国际竞争力提升、工程机械行业排放标准提升等因素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工程机械应用场景越来越广阔,行业周期性逐渐弱化。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以及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前景仍旧广阔。工程机械行业总体呈现市场份额集中度不断提高且呈加快趋势,因此,依旧看好头部企业的发展。电动化将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新趋势。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叠加,世界正处于技术窗口期,工程机械行业迎来长期的技术上行周期,行业将加快电动化等技术的布局。在我国“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品的电动化优势愈发明显,电动化产品具有优先的路权和排队权,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行业内众多企业都针对电动化产品全面发力,近年工程机械电动化产品销量将明显上升;龙头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将获得更高市场占有率。

机械工程头部企业纷纷在电动化领域布局。年以来,卡特彼勒推出首款用于建设领域的电驱动设备—D7E履带式电驱动推土机,以此成为电动化开端;年,日本小松与Proterra合作生产电动挖掘机,预计将在年—年面向市场;年上半年,三一重工推动电动化产品持续更新迭代,目前拥有电动起重机可售产品12款、电动搅拌车9款、电动自卸车28款、电动挖掘机9款、电动装载机2款,涵盖纯电、换电、氢燃料3大技术路线,实现了工程车辆、挖掘机械、装载机械、起重机械等产品的电动化,加快了主机产品的迭代;年上半年,中联重科新上市包含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平台等产品类别15款新能源产品,已累计下线60多款新能源产品,新能源化形式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全系列新能源化产品基本形成。

3、锂电设备:平静之中,追寻革新之迹

3.1、复盘:全盘回调,不乏结构性机遇

年以来,锂电设备下游需求高速增长,供应链发展滞后于行业整体。由于上游扩产周期长、化工类能评环评严苛、设备产能制约等因素,供应链多个环节出现了供需错配,“涨价”成为锂电中上游贯穿全年的主题。VC、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及磷酸铁、负极石墨化、PVDF、铜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供应紧张,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股价涨幅也在锂电板块居前。在锂电产业链高景气下,中下游与设备公司于下半年股价走高,但盈利逐步受到压缩,在年8月底股价率先开启回调,而后产业链成本分化持续,进入价格博弈,整个产业链股价在较高位置震荡,自年12月开启长达近5个月的回调。年1-4月,受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冲突等外围局势、国内重点城市疫情扰动等影响,资本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情绪受压制,大宗商品持续上涨,成长股受挫,锂电作为成长股重要部分,下调幅度较大。年4月下旬,央行全面降准释放长线资金,政治局会议部署加码稳增长,权益市场迎来“V”字反转,锂电设备启动超跌修复。

年6月底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基本在23%以上,据中汽协数据,年10月达28.51%,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从快速成长迈入成熟期,资本市场对此早有预期,自6月底以来锂电产业链尤其是锂电设备的估值逐步走弱。年10月以来受疫情防控措施优化预期的影响,小幅反弹,但估值并未企稳回升,年11月以来,多地疫情加剧,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受压制,锂电设备估值进一步走弱。

年11月,锂电设备估值(PE-TTM)回落至30x-40x区间,截至年12月15日,锂电设备估值已回落至36x。相较锂电材料、新能源汽车板块,锂电设备整体估值还处于偏高位置。

业绩方面,整线龙头盈利稳定,激光设备表现不俗。年前三季度,部分主要锂电设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总计亿元,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62%,先导智能作为全球整线锂电设备龙头保持领先地位,贡献大部分业绩。具备锂电整线能力的赢合科技与动力电池激光切片、激光焊接龙头公司海目星、联赢激光表现不俗。年前三季度赢合科技、海目星、联赢激光营收增速分别为%/%/%,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盈利能力改善明显,期间费率降幅显著。下游扩产持续,锂电设备公司自身产能建设进展顺利,在手订单逐步转化为收入确认,营收规模大增,拉动整体毛利率、净利率水平的提高。年第三季度,本次统计的11家锂电设备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大幅跃升至31.7%,平均归母净利率水平为10.83%,环比改善1.44pct。平均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年第一季度为26.81%,年前三季度为21.22%。

国内大客户订单稳定,海外订单起量,合同负债环比增加。年三季度末,本次所统计的11家锂电设备公司合同负债总额为.67亿元,同比增长80.28%,环比增长6.85%。锂电设备出海趋势明朗,未来各主要锂电设备公司海外订单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具备出海能力与基础的公司值得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