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工学包括车辆工程、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类、土木工程等在内的32个一级学科,共有个二级学科。
一.车辆工程——工科中的就业“排头兵”
1.专业解析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不但涉及力学、机械、材料、化工,而且已经延伸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
该专业的主要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汽车学、现代汽车实验学等。
2.就业前景
在我国,车辆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汽车、电车、地铁、轻轨、汽车承担了大量的客运和货运量,并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国防现代化的进程有重大影响。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都可以选择。比较理想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3.报考指南
■三大主要专业方向
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大体上分为车身设计、发动机设计、底盘设计三个大的方向,还包括维修、汽车检测、仪表、营销、物流与信息、交通管理等一些交叉学科。考生选择这个专业时,具体要看院校侧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
■看清门道再选择
一般来说,国内院校的车辆工程设置在“汽车学院”或者“机械工程学院”,所指“车辆工程”就是“汽车工程”。也有一些院校,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轨道交通车辆。
二.自动化专业——靠技术吃饭的“万金油”
1.专业解析
自动化,就是人们利用机器自动地完成人所需要完成的工作。现代化的自动化专业,是人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与技术,去感知人所能够感知与不能感知的世界,处理人所能够处理与不能处理的信息,完成人所能够完成与不能完成的工作,预测人所能够预测与不能预测的部分未来事物。
自动化涉及电子工程、计算机、机电工程、网络、通讯等众多领域,所以它的专业覆盖面十分广泛,课程内容也较多。学生需要掌握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电路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甚至连化学工程、力学、管理学等知识也要适当学习。
2.就业前景
就业面广,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学生转行、转专业也相对容易,如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领域都是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方向。
目前,自动化专业就业领域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通信系统、钢铁企业、工矿企业、铁道、化工、航空、海关、税务、工商、外贸、大专院校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
随着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就业前景更为广阔,选择方向也会更多。
3.报考指南
■看分数选学校
从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来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偏高,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历年录取分数综合选择。
■适合自己选方向
除了考虑院校层次和分数以外,报考时院校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也是考生不可忽视的。不同的院校在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会带有自身的特点。
■考虑理工科基础
理工科基础差的同学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吃力,所以,有较强理工科基础的同学更适合报考该专业。
三.物联网工程——让万事万物开口“说话”
1.专业解析
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IPv6(下一代IP协议)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让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让一切物体相连,并可以实施感知、操作、管理。
试想一下:下班的时间快到了,坐在办公室里与家中的电器“对话”,电饭锅就开始煮饭了;回家路上,动动手指给空调发个指令,它就自动调节到舒适的温度了……借助智能传感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大到汽车、楼房,小到家电、钥匙,都能开口“说话”。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
2.就业前景
■行业空间很广阔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年全球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业务比例将达到30∶1,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的产业!未来十年,物联网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医疗、矿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可以预见,它将给世界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人才有缺口本科生不能满足
从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联网专业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是炙手可热的,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很多单位和企业不但要求应聘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有几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3.报考指南
■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电子、计算机、测控、通信、软件等多个专业的知识。所以,考生在选择时最好先了解相关专业所在院系的实力和背景,优先选择那些相关专业实力强的院校。
■报考时未必紧盯着物联网专业
由于物联网工程有多学科交叉性的特殊性,因此,学生在本科阶段想要深入、全面地学习物联网方面的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有志于物联网行业的考生没必要只锁定物联网一个专业,完全可以从其他相关的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着手,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学精,学专,未来从事更高端细分领域的工作及研究,这样再转专业时会比较容易。
■参考各校往年录取情况
物联网专业是新兴专业,开设学校逐年增多,大多数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分数要求较高。
考生可选择那些在生源所在省(市、区)有该专业招生计划(点击查询)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点击查看),比较各院校之间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四.纳米材料与技术——小身材大领域
1.专业解析
想要了解纳米材料与技术,首先要弄清楚“纳米”是什么。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大约相当于1根头发的八万分之一。
纳米虽然微小,但是它构建的世界却是神奇而宏大的。纳米技术就是利用纳米材料的奇妙性能,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零部件和产品的技术。一些权威专家预测,未来纳米技术将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大显身手”。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大体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公共课程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从大二起,学生会接触到部分材料类、纳米的专业知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化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量子统计、材料表面与界定、纳米结构与性能、低维材料物理与技术基础、磁性材料等。
2.就业前景
有学者曾预言,本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纳米科学技术。而纳米技术又是信息和生命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坚固基石。未来的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将向新材料、微电子、计算机、医学、航天、航空、环境、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业等诸多领域渗透。一旦纳米技术进入日常生活,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肯定会急剧上升。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以及与纳米材料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微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应于高科技发展需要,可从事材料领域高科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等工作。
毕业生主要在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者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从事新材料研制、新产品开发及新技术工艺研究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
纳米技术虽然在科研领域比较热门,但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该专业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方向以研究单位和高校居多,也有很多人选择进一步深造,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
3.报考指南
■方向不同找准目标
已开设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院校都是在该领域领先的佼佼者。各校都有自己的培养方向和优势特色。考生可在报考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各校培养方向认真选择。
■报考看清专业名称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与新材料相关的,除了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还有功能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等。它们同属于工学中的材料大类。但在报考过程中还是要看清楚专业目录中各院校具体招生的名称,以免发生错漏。
五.通信工程专业——让沟通无极限世界零距离
1.专业解析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