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治疗尖锐湿疣 http://m.39.net/news/a_9380844.html本报记者蒋*郑州报道
近日,涵盖预制菜行业整体情况、质量评价以及具体产品的各项标准,正在纷纷出炉。预制菜产业有望在规范化中快速发展。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亿元增加至亿元,预计到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除此之外,诸多跨界布局预制菜的企业纷纷成立专门的预制菜事业部,并在B端和C端谋求突破。只是,受产品口味、地域性等因素影响,预制菜行业至今未出现全国性企业,亦未出现龙头企业。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行业格局没有形成,每个企业都有市场机会。TOB企业主要是靠规模效应,打造爆品是初步突围核心,背后考验的是研发、供应链、渠道。TOC企业要有品牌效应,便捷、美味、高频和性价比是放量的主要因素。
标准下谋求规范发展
“预制菜产业亟待规范。规范得越细致,越有利于行业发展。”在今年4月份,上海盘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伍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表述对行业标准的期待。
果然,仅过2个月有余,预制菜产业的多项标准已经出台。
6月2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与湛江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立项,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以及多家头部企业参与起草的《预制菜产品规范》(以下简称“标准”)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明确预制菜的产品定义和边界、规范预制菜行业发展,并为预制菜产品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6月6日,京东超市联合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发布并实施电商渠道首个《佛跳墙预制菜标准》。
根据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相关人士提供给记者的信息显示,京东上述标准要求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卫生、理化、微生物等5大指标要达标,并通过了9项举措、16条标准。通过建立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的规范细则,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据了解,京东后续还计划发布“低温午餐肉标准”、“烤肠标准”、“牛肉丸标准”等其他相关预制菜品类的标准规范。
有券商在研报中提到,当前我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不足10%,参照日本60%的渗透率,行业还有巨大发展空间。而整个产业竞争格局分散,地域特征明显,处于跑马圈地阶段,此时通过制定各种标准,有利于整个产业良性发展。
记者注意到,着重发力预制菜产业的地区,纷纷推出相关标准。
其中,由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主要起草的《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在5月23日发布;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在5月16日发布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包括《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发酵蔬菜安全卫生要求》等;4月27日,由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餐饮协会牵头的《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据了解,京东能够推出相关标准,与其在预制菜产业的持续发力有很大关系。京东从年开始布局,年预制菜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目前上架京东的预制菜商品已经超过种。
参与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的国联水产,原本是综合水产品提供商,通过预制菜向综合水产食品制造商转变。
该公司日前在接受20多家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一直执行大单品加特色小品的产品矩阵策略,公司现已实现全渠道支撑预制菜销售,从产品孵化开始,即可把预制菜在全渠道进行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生产规模。
不过,朱丹蓬认为,目前出台的相关标准,大多不具备强制性。整个预制菜产业急速扩容,需要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出台,这样才可以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
B端先行,C端接力
“预制菜不是新事物,算是新概念。”三全食品技术总工程师冯志强告诉记者,广义上,我们公司的食品都算预制菜。狭义上,三全食品从年开始生产米饭菜肴套餐。
不过,预制菜市场在这两年急剧扩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亿元增加至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万亿元。
对于预制菜企业而言,主要分为TOB和TOC的模式。中泰证券研报援引数据显示,预制菜在B、C两端的分布比重约为8∶2。未来趋势是行业整体扩容的同时,B、C端保持高速增长。
对于诸多餐饮企业而言,非标准化是其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的现实障碍。但随着餐饮连锁化比例逐步上升,预制菜成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以及实现餐饮工业化的重要一环。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告诉记者,结合餐饮企业租金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该类群体有足够的动力使用预制菜。并且,预制菜的出现,也使得餐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分工更加明确。
千味央厨就是定位于B端市场速冻面米制品解决方案供应商,其客户涉及餐饮企业、酒店、团体食堂等,包括百胜中国、海底捞、华莱士、真功夫、九毛九等。该公司的大油条产品线在年销售金额为3.51亿元。
预制菜已经成为该公司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