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九大机构首席把脉2023年经济向上修复大 [复制链接]

1#

券商组记者:刘艺文、孙翔峰、许盈、胡飞*、王蕊

随着防疫*策进一步优化调整和房地产*策转向,年中国经济复苏在即。在年,经济将实现怎样的增长速度?财*和货币*策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应对外需偏弱带来的影响?还有哪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注意?在喜迎新年之际,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特邀九大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一同把脉年中国经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上半年经济将较快修复

防疫*策正在向科学精准的方向调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逐渐减弱,消费有望恢复。同时,房地产宽信用的演绎将改善竣工链条,房地产对经济的负向拖累有望收窄。考虑到长周期问题的约束,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可能由房地产转向高端制造业。我们预计年我国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上半年将是经济环比修复最快的阶段。

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年均增速达到4.7%~4.8%。由于年经济受到内外因素的冲击而低于长期目标,因此年稳增长*策大概率不会缺位。*策着力点可能在于通过财*扩张应对需求不足,财*赤字率可能提升至3%以上,新增专项债额度或在4万亿元以上。货币*策在年面对的内外部约束逐渐减退,经济修复阶段预计维持偏松基调。考虑到缴准需求和流动性投放,预计年降准空间在0.5个百分点左右,三季度或出现MLF降息窗口期,幅度为10BPs左右。

年美联储快速加息的影响将在年集中显现。PMI等先行指标表明美国可能陷入衰退,但本轮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情况优于年,我们预计衰退的深度有限,且经济衰退和通胀回落将驱动美联储于年一季度结束加息。

由于上半年经济可能较快修复,盈利预期的改善叠加海外流动性变化将驱动贴现率下行,A股和港股或出现明显恢复。上半年长端利率可能出现上行压力,下半年内外经济共振叠加宽松窗口打开,债券可能存在交易性机会。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下行尾声,复苏前夕

展望今年经济形势,我们认为疫情确诊病例或将在年初达到峰值。面对可能的疫情达峰所带来的经济短期扰动,*策层面还需制定科学的激励*策以助力信心的延续修复。而伴随各地对防疫*策的逐步调整,以及对出行*策的持续放松,年内内需的复苏值得期待。在居民消费场景恢复下,前期受疫情抑制较为严重的交通、餐饮、旅游、酒店服务等行业,将陆续修复以带动社会消费增速回升。

外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预期进一步提升,过去几年出口持续高增的趋势已逐步回落。但相对来说,我国主要出口国中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弱,海外基本需求仍具有一定支撑。我们认为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将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正常水平,短期不会大规模回落。

*策方面,基于*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年远景目标的要求,要在年实现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未来我国年均GDP增速应在5%左右。为此,今年财*和货币*策仍将维持宽松环境,货币*策的进一步宽松将伴随经济的修复逐步释放。中央财*赤字率或高于去年水平,与此同时,*策性金融工具等“准财**策”仍将继续加码发力,支持地方基建投资。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下行尾声,复苏前夕”的拐点附近,预计在今年内需修复及货币*策持续宽松的双重作用下,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将有所抬升,而权益资产价格在周期拐点附近,投资价值相对凸显。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气可鼓而不可泄

防疫措施优化、存量和增量*策叠加发力,以及去年的低基数效应,利好今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为在今年实现更多补偿式的增长,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首先,对困难和挑战要有充分的估计。即便前年底预见到了国内“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去年初以来突发的一系列因素仍带来了超预期冲击,使得经济运行全年承压。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表示,最坏的时刻尚未到来,今年或将是衰退的一年。因此,我们唯有端正“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才有可能扭住“三稳”工作重心不漂移。

其次,要确保宏观*策支持不退坡。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各类*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策要精准有力,特别是在保持M2和社资增速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的背后,没有再提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最后,要维护市场友好型*策环境。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关键的一条是,*策上要保持平稳。加强*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既要慎重出台紧缩性的新*策,也要对实施中的老*策适时评估,适度调整实施力度和节奏。“气可鼓而不可泄”,要通过创造性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重振市场信心。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扩内需带动经济走出谷底

年会有一轮相对系统性的扩内需稳增长。一是年增长目标实际上蕴含了中期增长底线;二是从非税收入、广义财*收入等指标看,地方财*平衡需要打开增长条件;三是今年出口可能会负增长,而历史上出口负增长的时段,均有幅度较大的扩内需。

如何扩内需?预计投资端会稳地产、托基建、拉制造业,以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GDP所要求的增速。

地产投资有望从深度负增长重新回到零增长附近。中国90后比80后少17%,目前的地产销售下行量级已大于这一幅度,基本反映了从80后至90后的代际需求切换。

基建投资的*策合意增速已经抬升。预计年基建融资端的主要抓手将是*策性金融。

制造业投资取决于需求、库存、*策三要素。预计年外需动能放缓,库存前低后高,主要带动因素是*策红利。

打开消费是扩内需的另一路径。随着防疫*策的实质性优化,预计消费环比增速将显著好转。

我们预计,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6%,两年复合增长4.5%左右,经济将初步走出谷底。资产定价对于前期经济下行压力的反映已较为充分,从Wind全A三年复合增长率来看,截至去年12月23日只有3.2%,低于同期名义GDP复合增速。目前,权益资产处于胜率线索尚不足够清晰,但赔率已经比较有利、价值相对凸显的位置。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向上修复大势所趋

随着防疫*策的优化,人口流动正常化以及居民收入修复将释放此前被压制的消费需求。不过,消费复苏并非一蹴而就,根据海外国家的经验,从疫情*策优化到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大概需要3~4个月的时间。尤其在*策优化初期,随着确诊数量的快速上升,消费或仍将面临一段时间的“阵痛”。此外,在消费复苏过程中仍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