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炎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473063.html昨天正愁今天写什么呢?结果群里的同学,提了面试遇到的问题,才有了今天的推文,先感谢同学帮忙选题。考官要求两分钟回答,问题见下图:
我们先分析一下问题里面的重要条件。
1、“儿童饼干”
儿童食用的。3-6岁为学龄前儿童。7-12岁为小学儿童期,12-17为中学儿童期。
这是关于儿童教育界公认划分的几个年龄段。
所以出题者并不是很严密,如果不特指某个年龄段,我们暂且理解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吧。
因为中学生自我意识已经不认为自己是儿童了,如果产品包装的设计上表明了自己是“儿童”饼干,中学儿童就不会买了,虽然他们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零用钱。
2、“新品”
意味着之前没有老用户,没在市场上出现过。
也可以理解为之前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样的产品。
3、线上渠道
通常理解国内大的几个就是淘系的天猫淘宝、jd、拼多多。
当然细分和垂直的还有很多严选、小米有品、宝宝树、妈妈网,无法列举清楚。
4、线下渠道
大型商超(沃尔玛等)、中型商超(屈臣氏等)、连锁士多店(7-11、苏宁小店、天猫小店等)、社区夫妻店、校园周边零售店、零食专卖店等等加油站一些特殊场景的“易捷”这些也无法都列举全。
5、“难点”
线上比线下难,难已经是一个结论了,第一个问题也是问难点是什么?
惯性思维是应该线下比线上难啊?
难在如下两点:
第一难:线下店的客流少了,这个近几年整体的大趋势,更别说疫情影响了。
再就是各种”到家“服务,又抢夺了非常多的,以”购物“为直接目的的用户,疫情之后,很多老人家都被逼学会”到家“了,更别说有娃的家庭了。
第二难:线下店的类型多,“上架产品”需要和很多人谈,潜规则还多,上架谈判的周期长,还要压货,压钱。
但这个对于成熟企业来说,推新品,原来渠道已经有合作了,这个不难。
那为什么出题者认为线上比线下难,还问难点是什么呢?
原因就出在儿童饼干这个产品的特殊性。
这个产品属于儿童零食品类,虽然线上渠道容易找到“妈妈爸爸”们,但是正常的家长都不希望孩子吃太多的零食。
“孩子吃太多零食不好”那么“给孩子吃太多零食是一个不负责的家长”。
这样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很难改变,如果要改变观念才能卖饼干,那比卖饼干还难。
这样的观念之所以如此普遍,因为儿童零食确实含糖量非常高,儿童的味觉发育阶段,只对高糖的东西敏感,可以上瘾,儿童食品要让孩子们产生依赖,主动复购,必须依靠高糖。
不信你喝一下旺仔牛奶试试。
高糖的东西常吃必然是影响主食的摄入,营养不均衡,产生肥胖、蛀牙,甚至影响智力发育等各种问题。
作为儿童零食生产者,也可以生产健康的无糖或低糖食品,但是这样的食品,孩子不喜欢吃,很难“上瘾”,即使家长喜欢,孩子痛苦,也很难形成高复购。
这就是儿童食品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
健康儿童零食要活下去是非常艰难的,只能是非常小众的极少数,基本没有。
因为健康零食可以完全被健康主食所取代。
Consumer(消费者)和customer(顾客)有区别吗?
这个确实有点咬文嚼字的,如果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两个单词其实区别不大,在日常生活的多数场景是可以互用的。
比如我们买个手机,如果是自己用,那两者是统一的,我们既是付钱的人,也是使用者。
如果手机是送爸妈的,那我们是Customer,爸妈才是Consumer,才是消耗这个产品使用价值的人。
儿童饼干这个产品更加的分离,consumer是孩子,customer是大人(父母还有双方老人还有各种孩子的长辈,叔叔大爷阿姨、甚至同事等)。
不较真的说,叫“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
下面是我给第一个问题的参考答案:
线上渠道难就难在,我们能非常容易接触到买的人,但是买的人不想给孩子吃!吃的人又不在天猫淘宝、jd、拼多多上面。
那如何解决呢?
找到consumer孩子,让孩子提需求,推动customer去给买!
好像汪汪脆冰冰这东西,如果是家长单独决策,是不可能给孩子买的,就是糖水冻成冰,还添加色素,既没有营养,还凉对身体也不好。
如果只在线下渠道出现,同一货架上的“竞品”非常多,如果孩子去超市之前,对新品儿童饼干没有认知,从众多他认知的产品里,去选择这个“新品”的几率非常低,好位置的上架费也很贵啊。
甚至有些家长带孩子来超市,都会尽量避开零食区,即使看到了“新品”,也不想用自己亲生的孩子做尝试,你价格低狂打折,家长就更不放心了,如果价格没优势,那一个“新品”又凭什么呢?
孩子们在什么地方比较集中呢?
尤其是学龄前的,他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又是什么呢?
焦虑的父母为了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基本把孩子交给了pad,视频网站会根据孩子的兴趣,不断的推长短视频和动画片给孩子,孩子都不要点来点去,可以一直看。
如果在家里的话,父母觉得看pad时间长了,离的太近了,对眼睛不好,那就看电视吧,这也是两害取其轻的选择,那基本上就是那几个儿童卡通频道。
还有一个情景,就是老人带小孩,比如4点幼儿园放学,家长基本接不了,老人接回来,还要给孩子准备晚餐,为了不让孩子捣乱,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孩子自己看电视,还是那几个儿童卡通频道!
我们只要像旺旺碎冰冰一样,找一个孩子,大声喊,我要吃“某某饼干”就行了,孩子只是重复广告里面的话,孩子对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天生充满好奇,他会模仿,把“我要我要”说给大人听!
一些父母还好,但是爷爷奶奶们是根本过不了这一关的,甚至马上去买,至少吃完饭带孩子在小区楼下走走,社区士多店就买了。
老人作为customer就是图孩子高兴,然后自己就高兴了。
即使家长不同意,老人会说,孩子还小,偶尔吃点零食,也没什么。
作为家长,难道还要和父母吵架不成?不用他们帮带孩子了吗?
既然还用,那就不可避免!
如果孩子吃了第一次以后,觉得好吃,他就会经常要,广告先不要停下,这些广告不但提醒小孩子问家长“要”,对已经买了的家庭,广告还会提醒孩子经常吃,加快消耗尽快复购!
既然孩子这么喜欢吃。
一些“自作聪明”的家长会将这个饼干作为对孩子“乖”的奖励。
他们会到线上的jd、天猫旗舰店买更多存在家里,时不时给孩子作为奖励!
线上的店铺就有家长了,你有地址,有联系方式,也有他们家多久买一次的数据。
之后就是电商用户运营的事情了(此处省略N本书)……
通常我们说儿童,就是学龄前。
如果从新品导入来看,从学龄前下手,更容易突破。
小学低年级和学龄前区别不大,也基本没有零花钱,媒体消费习惯和学龄前类似。
三年级之后功课多了,也不好弄,对新品儿童饼干来说,集中精力干学龄前,效果会比较显著。
到此这个问题回答完了。
好像也不难?
这里被面试者就是我们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准毕业生。
这样的题目,这个食品公司要考我们什么呢?
1、对“儿童饼干”这类零食产品消费行为的理解,谁吃consumer?谁买customer?
2、知道了第一个问题,才知道为什么线上比线下“难”?
3、对孩子和父母家长的媒体消费习惯的认知。
4、知道第三个问题,才能给出解决“难”题的建议方案。
但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这个题目对于我这样应届市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难不难?
很难!
原因如下:
1、我们正常来说,既不是儿童饼干的customer也不是consumer!
即使吃过也是10多年前的事了。
如果这个公司是杜蕾斯,我是能给很多意见的。
2、我们基本不看电视了,即使看电视台生产的娱乐节目、电视剧,也是通过pc和移动设备来看的多。
如果从自身的出发,我认为电视现在根本没人看,电视早就不行了。
其实电视已经走下大众媒体的神坛,成为了一个专门针对老人和孩子的精准媒体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用人公司考察的是作为一个营销相关专业的学生。
我平时是否对这个世界有洞察,是否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到对自己生活中不接触不感兴趣的媒体和人群,能因为专业而感兴趣,然后去了解,去认知。
简单来说,也可以说是“换位思考”的能力。
这样的话,是个人就会说。
但是,真的能做到是非常的难!
甚至是区分职业营销人和业余营销爱好者的唯一指标。
回到开篇两分钟的面试问题。
群内的同学,能提到“线上不容易找到小朋友”,我觉得就干掉90%的人了。
其实,这类的相关问题很多,但是出题公司都是在考“换位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