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财经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现有蛟桥园(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号)、麦庐园(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屏大道)、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不含独立学院共青校区)。
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为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
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
年复校,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
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
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
年和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年1月,江西省南昌林业学校并入。
年5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分院并入。
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
年,通过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学院、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拥有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旅游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
年本科招生的主要类型有: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含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运动员、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内地西藏、新疆高中班等)、保送生、澳门保送生、台湾学测免试生和参加全国联合招生考试的港澳台地区考生。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万人,各类研究生6千余人。
江西财经大学年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
年,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33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79人,实际投档数量79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金融学(CFA方向)(本科教学实验班,注册金融分析师)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日语)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选考科目要求
在江西财经大学计划招生的33个专业(类)中,多数为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
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是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法学专业等,共有26个招生专业(类)(方向);
限选物理的专业(类)是数学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共计6个招生专业(类)(方向);
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的专业是统计学类专业。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年江西财经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33个专业(类)中,大类招生很独特,很多招生专业类实际上只是某一个专业方向。大类招生专业(类)中所包括的具体或专业方向可参阅上面的列表。
江西财经大学大类招生相关资料
学校实行学院大类招生
自年起,学校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二级专业目录,以学院为单位,按照专业类别开展本科生招生工作。
比如: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注册会计师)等隶属于“工商管理类”和会计学院的三个专业合并为“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进行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填报“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开展通识课基础教育,大三开始进入具体专业,开展专业教育。
部分学院实行“分类招生,共同培养”
部分学院内部按照不同学科招生的专业,前两学年按照共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后两年按照“专业分流”方案确定专业。纳入“分类招生,共同培养”的学生,在教学管理和专业分流等方面都按同专业类别学生管理。
比如: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含物流管理)分属工商管理类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两个类别,又同属工商管理学院,因这两个类别前两年可以采用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纳入了“分类招生,共同培养”。则这两类的学生进校后按同一类别管理,即前两年使用共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确定专业时可以在两个类别里面按“专业分流方案”进行分流,不存在跨类别的问题。
年,我校实行“分类招生、共同培养”的专业有:
1、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含物流管理);
2、经济与贸易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与工商管理类(含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类(含电子商务);
3、经济学类(含经济统计学)与统计学类(含应用统计学)、金融学类(含精算学)
4、计算机类(含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数学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计量);
5、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与公共管理类(含土地资源管理);
6、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与工商管理类(含文化产业管理)。
二年级第二学期,会组织进行专业分流,即对大类培养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流、确定专业。专业分流只能在学生入学当年经学校批准并正式公布的专业大类中所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范围内进行。分流条件充分考虑学生本科阶段第1-3学期所学课程加权平均成绩和学生志愿。因名额限制而未能满足所填志愿的学生,将调剂至大类中尚有空额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修辅修专业(学位)
学生在校第一、二学期取得不低于标准学分,且所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68分的学生,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在校第一、二学期取得不低于标准学分,且加权平均成绩达到或超过70分,在校英语必修课成绩加权平均不低于70分或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在分以上的学生,可申请修读辅修学位。
本科教学试验班特点:
1、双语教学,无论是在第一学年的英语课程,还是后三年的主要专业课程,英语均是主要授课语言。
2、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引进英文原版教材。课程考核采用平时(占比50%)与期末并重。
3、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取海外教师、专家的讲课与讲座。
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江西财经大学年招生章程摘要
学校根据各省(区、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以内。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我校本科学生的外语课程主要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教学,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应审慎报考。
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IMA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CFA方向)、金融学(FRM方向)、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法学(国际经济法)等专业,在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录取中,要求英语成绩分(含)以上。
学校认可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考生,按加分或降分后同等条件对待。
普通类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和确定专业,不设置专业分数级差。
江苏省普通类考生进档后专业安排按“先分数后等级”,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2B;内蒙古自治区的考生进档后按“专业志愿清”的原则录取;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的考生进档后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符合学校录取要求的考生,按我校“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安排专业;山东省、浙江省的考生进档后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符合学校录取要求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办理录取手续。
同分排序规则: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IMA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CFA方向)、金融学(FRM方向)、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法学(国际经济法)等专业,总分相同条件下,英语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普通类其他专业,考生总分相同条件下,文史类考生排序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理工类考生排序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根据相应省市招生主管部门政策执行。
学费及住宿费: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元/年的专业: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元/年的专业: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CFA方向)、市场营销(国际营销)、会计学(CIMA方向)、会计学(ACCA方向)、金融学(FRM方向)、法学(国际经济法)。
元/年的专业:软件工程。
元/年的专业: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学。
元/年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计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智能)、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元/年的专业:应用统计学。
元/年的专业: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精算学、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法学、法学(法务会计)、法学(数据法学)、商务英语、日语、社会工作、新闻学。
元/年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贸)
注:对涉及大类招生“分类招生、共同培养”的应用统计学前两年按元/年收费,后两年按元/年收费;电子商务前两年按元/年收费,后两年按元/年收费。
关于转专业
录取到软件工程和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进校后不能调整专业;录取到职教本科合作实验班的学生进校后不能跨培养院校调整专业。
大类招生后,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提供一次大类分流即调整专业(类别)的机会。转换专业(类别)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4月底至5月初举行。
各专业(类别)转换计划由教务处统一在网上公布。
原则上每学年报名转出的学生数不超过本年级该专业(类别)总人数的25%,转入学生数不超过本年级该专业(类别)总人数的10%。
学生不能跨科类、跨批次调整专业(类别)。
转换专业(类别)依据“学生志愿”和“综合分数”。
综合分数包括高考加权分、第一学期已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转换专业(类别)考试总成绩。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江西财经大学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
毕业生总体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人,其中男性毕业生人,女性毕业生人;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前三的学院分别是会计学院(人,占比19.11%;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国际学院(人,占比12.68%;其中男性人,女性人)、金融学院(人,占比9.99%;其中男性人,女性人);江西籍生源总人数人(占比58.55%),非江西籍生源人(占比41.45%),省外主要来源于广东省(人,占比3.27%)、湖北省(人,占比2.42%)和安徽省(人,占比2.40%)。
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类型
截至年8月31日,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为人,初次就业率为83.39%。常规就业人数人,常规就业率(常规就业率为升学、出国、考取公务员、参军入伍、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书正式录用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比例)64.26%。
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届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人,占比42.91%)、“升学”(人,占比17.45%)和“出国、出境”(人,占比12.50%)。见下表:
届本科毕业生共人通过各种录用形式落实就业单位,人就业于货币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服务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服务业从业人数分别为59人、55人和1人。
毕业生就业地区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在30个省市和自治区,其中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广东(人,占比32.57%)、江西(人,占比27.07%)、浙江(人,占比8.66%)和上海(人,占比7.74%)。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是民营企业(人,占比65.72%)、国有企业(人,占比24.83%)、三资企业(人,占比6.19%)。
届本科毕业生在商业银行的就业人数较多,为人,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就业人数分别为、76和70人。
毕业生国(境)内、外升学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国(境)内升学人数为人,总体国内升学率为17.45%;国(境)外升学人数为人,主要去往国家为英国(人,占比56.23%);其次是澳大利亚(人,占比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