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甘南篇
TUhjnbcbe - 2023/3/6 8:38:00

甘南州: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恰如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甘南草原,草肥牛壮。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韦德占

十月的甘南高原,养殖基地,牧草盎然;加工车间,牛肉飘香;交易市场,牧民欢笑;甘南草原,充满希望……

眼下正是牦牛贴秋膘的时节。在碌曲县拉仁关乡唐科村,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贡保勒知,正忙着喂养牦牛。合作社内,牛舍、育肥间和饲草料加工车间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目前,甘南州认证“三品一标”牦牛系列产品65个,今年年内新申报待批8个,入选“甘味”农产品牦牛系列产品8个;认定牦牛产业领域的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由华羚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级牦牛及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初审;建成农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座,总储藏能力3.78万吨……

甘南已初步形成了畜牧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养殖标准科学化、经营销售市场化、生产设施规范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

然而,走到这一步,甘南州经历的却是一次次的观念裂变和思路创新。

甘南选育的体形健硕的良种牦牛。

牦牛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牦牛与企鹅、北极熊是地球上仅存的三大源种动物。牦牛生长在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距今已有多万年的历史。

甘南是全国“六大绿色宝库”之一、“五大牧区”之一,年被授予“中国牦牛乳都”称号。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青藏高原上牦牛的种群大约有多万头。其中甘南州内有多万头,约占全国总数的7.5%。在甘南众多农牧产业中,成绩最突出、发挥了牵头作用的当属牦牛产业,占到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的42%以上。

草原载畜量十分有限、牦牛品种资源退化严重、牦牛产品开发层次低、牦牛乳品牌培育不足、畜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不大、龙头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这些短板弱项已成为制约甘南州做大做强牦牛产业的瓶颈问题。

怎么办、怎么干?

年初,甘南州决定依托甘南牦牛地理标志品牌和“中国牦牛乳都”品牌,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特质,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实施牦牛产业效益提升计划和生态养殖、收购加工、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业招商、品牌提升等全链条突破行动,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5户牦牛肉、牦牛乳链主企业,建立甘南牦牛肉、牦牛乳标准体系,推出一批“甘南字号”的牦牛产品,把甘南打造成青藏高原牦牛肉、牦牛乳高端加工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中心,推动甘南牦牛肉和甘南牦牛乳成为全国知名、行业居首和市场畅销的高端品牌,实现牦牛资源大州向牦牛产业强州转变。

今年以来,甘南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龙头企业主体地位,延展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倒逼繁育、养殖、加工、仓储、流通、消费等各环节转型提能升级,加快形成繁育推、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发展,优质供给和多元消费互促共进的全产业链良性发展格局,构建了良种化繁育、集约化养殖、精细化加工、系列化标准、品牌化营销、配套化保障“六大体系”,使得甘南传统畜牧业重焕生机。

推动畜牧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

清晨的李恰如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云雾缭绕,成群的牦牛悠闲觅食。通过养殖基地办公室的大数据平台,牧场动态一目了然。

今年以来,甘南州通过联合专家企业团队探索建设“智慧牧场”,推动牦牛高效养殖。将智慧数据管理平台与电子耳标精准对接,全面建立牦牛系谱信息、繁育录入、疫病防治、生长发育测定、产犊报告、健康管理等数据体系,实时掌握牦牛在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相关动态信息,建立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为动物防疫提供技术支撑,为活畜贷款提供借贷依据,为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以科技赋能推进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当地农牧部门联合建设方对“智慧牧场”设备及大数据平台进行最后的完善。“我们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牦牛大数据采集分析汇总,实现了牧场管理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中国电信甘南分公司总经理贾旭峰介绍说。

在甘南州“智慧牧场”大数据平台,不仅可以看到牦牛活动的实时影像,戴有智能项圈牦牛的编号、性别、运动量、采食量、体重、运动轨迹、动物防疫、牦牛保险等都可以查阅。“智慧牧场”建设实现了牦牛生长过程的全记录。在大数据平台上可以追溯牦牛生长关键过程的各种相关数据资料,既能确保牦牛健康成长,也能实现对牦牛生长过程的远程监测。消费者扫描包装袋上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甘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