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个千年古县的十年电商路
TUhjnbcbe - 2023/3/15 20:03:00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6/5433775.html

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的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素有“陇上江南”“陇右粮仓”之称,是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组织中国分部确定的“千年古县”。作为传统农业县,成县从年开始,走到了农业电商潮流前沿。

近十年来,成县通过“爆品”路线、*府营销等方式,带动广大群众持续增收。如今,成县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突破口,**部门、干部群众、市场主体、社会各界联动发力,打造电商全产业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源头活水。

硬“核”产业成电商“引擎”

近年来,成县建成了栽植面积达51万亩,包含多万株核桃树的核桃种植基地。年,成县核桃坚果产量达3.69万吨,产值4.43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当地种植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优势特色产业。因此,核桃也成为成县发展电商的硬“核”产业、动力“引擎”。

成县的电商道路,也肇始于核桃。年,时任县委书记李祥注册新浪微博,发文推介成县核桃。一周时间,该微博访问量达到50多万,成县和成县核桃因此走向“爆火”。自此,成县的电商“大戏”正式启幕。

做网络技术出身的成县人赵武强,开办过陇南生活网。后来成立甘肃陇小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年转型做电商,并注册了网货供应中心,旨在整合以核桃为代表的全县农产品,做农产品网货供应链。

直播中的赵武强

“成县从年开始大规模推进电商,起步早、经验丰富,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主要是做淘宝网店等,第二代是传统企业转型做电商,我是第三代电商人,当时最大的机遇就是做网货供应链。”赵武强介绍。在他看来,在前两个阶段,电商门槛相对较高,无法让更多农户参与其中。

“我们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做网货供应中心后,对集中起来的农产品进行统一拍照、统一制作视频,进行集中包装。同时配备培训导师,孵化分销代理人,对想做分销代理的农户进行一对一教学,让电商门槛进一步降低,从而惠及各行各业、各类群体,让一大批宝妈、老人也参与到了分销代理中。”赵武强说,“目前,我们依托供应链体系,已经在全国形成了3.6万个分销商,并开发了自有系统,通过系统将农产品分销全国各地。”

为实现核桃种产销一体化,赵武强流转了亩的农户核桃果园,打造无机、绿色标准化的核桃种植基地。年4月,他又开建工厂,研发生产工艺复杂、附加值高的核桃油。目前,他投产的核桃油已经有了多万元的销售额。

“此外,我们还每年收购数千户农户的核桃等产品,为农户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现在企业每年大概有多万元的销售额。”赵武强说,“这些年,我们受到了*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得了电商销售奖补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壮大核桃油生产规模,在促进企业增收的同时带动农户收入增长。”

目前正值隆冬,核桃已经过了热销季,但手工挂面、酸菜等又迎来旺季。现在每天大概有一两千单的手工挂面,从陇小南工厂走向全国各地。

据成县志记载,成县手工空心挂面起源于明朝年间,兴盛于晚清,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因此,成县挂面是核桃产品之外成县正在主推的“爆品”之一。年5月,成县手工挂面协会挂牌成立。协会着力制定手工挂面行业标准,提高成县手工挂面的市场竞争力。

成县核桃首次销往海外

年,张珏娅从香港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回到了家乡成县。和赵武强一样,她也是成县电商背后的“核桃人”。

回成县以前,张珏娅一度觉得家乡的发展空间有限。但回来后发现,成县虽然身处大山,各项条件不便,但是家乡人普遍很有干劲,尤其是在电商方面,善钻研、爱摸索,充满热忱、乐于尝试。而且县里从*府到个人,自上而下形成了发展电商的良好氛围。

这样的氛围,源于成县多年来的思想动员。发展电商之初,当地人的传统思维成了制约电商发展的“第一座大山”。为此,成县开展了密集的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普及培训,并借助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成县全县几乎所有领导干部、单位都实名认证微博,打造微媒体矩阵,设置微博话题、开设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千年古县的十年电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