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4
TUhjnbcbe - 2023/3/27 19:36:00
白癜风专用药 http://m.39.net/pf/a_4639937.html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作业4

作业4

说明:请大家学习完第7章、第8章和第9章之后完成本次作业(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共32分每题4分)

1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正确答案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亦称“多元化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难以形成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负债的统一协调管理,才能实现经营总方针的要求,达到经营目标。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在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出现的。

2预期收入理论正确答案是:预期收入理论是指认为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以作为衡量偿还贷款能力标志的理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不一定要求贷款均是短期的,关键在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

3利率敏感性缺口正确答案是:利率敏感性缺口(ISG)是指银行在一定时期(如距付息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

4信息不对称正确答案是: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5流动性风险正确答案是:年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6内部控制正确答案是:国外较为经典的是ASB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

7资产收益率正确答案是:资产收益率,又称资产回报率,它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是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8杜邦分析法正确答案是:杜邦分析法(DuPontAnalysis)是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20分每题4分)

1资产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满足银行因存款的提取和贷款的增长而增加的流动性要求甚至满足银行持续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需要正确答案是:正确。来满足银行因存款的提取和贷款的增长而增加的流动性要求甚至满足银行持续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需要

2按照现行“核心指标”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正确答案是:错误。分为四个层次

3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益存在一种关系:风险增加可造成银行收益减少风险减少则会造成银行收益增加正确答案是:正确。风险增加的确可造成银行收益减少风险减少则会造成银行收益增加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和防范正确答案是:错误。不包括风险识别

5功能监管是指按照金融机构类型划分监管对象的金融监管模式正确答案是:正确。

三、简答题(共28分每题7分)

1请分析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及预期收入理论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正确答案是:资产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把筹集到的资产恰当地分配到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不同资产上。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以资产管理为核心,早在十七八世纪,资产管理就成为商业银行管理遵循的原则。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历史上依次经历了由商业贷款理论,向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发展的演变过程。

2、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负债管理理论历史上依次经历了由存款理论向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负债管理在负债成本及经营风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经营管理指导理论。而在此时,电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银行业务与管理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银行经营管理的观念逐渐改变,由负债管理转向更高层次的系统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2简述持续期缺口管理模型的基本内容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是:缺口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第一,选择什么样的计划期。第二,预测利率在计划期内的走势。第三,即使银行对利率变化预测准确,银行对利率敏感资金缺口的控制也只有有限的灵活性。最后必须指出,利率敏感资产和利率敏感负债的缺口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它没有考虑外部利率条件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连续变动的情况,因此,这种静态分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持续期缺口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面临着准确预测利率的困难。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预测利率是十分困难的,如果银行能真正准确地预测未来利率的变动,那么利率风险也就不存在了。其次,运用数学公式来推导必须有一些必要的假设前提,而这些前提假设不可能完全与灵活多变的经济现实相吻合。比如用持续期缺口预测银行净值变动,要求资产、负债利率与市场利率是同幅度变动的,而这一前提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持续期管理也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测利率风险程度。总的来说,持续期分析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对许多银行来说,其成本也许超过了能带来的收益。

3简述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是:1信用风险:指因债务人或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或履约能力的下降而造成损失的风险。2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头寸出现的亏损风险。3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流程、人员行为和系统失当或失败,以及由于外部事件而导致损失的风险。4流动性风险:由于流动性不足给紧急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5国家风险: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别国宏观经济。*治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6合规风险:指因违反法律或监管要求而受到制裁、遭受金融损失以及因未能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行为准则或相关标准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7声誉风险:简单的说,企业声誉就是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美誉度、知名度与忠诚度,它能够给企业创造丰厚的价值,制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任何有损于企业声誉的事件都会导致企业价值的损失,对商业银行来说,声誉风险是其最大的威胁。8占略风险:由于战略决策失误或战略实施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4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是:1、资产负债表,即该银行某一期末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报表;2、利润表,即该银行某一时段内经营成果的报表;3、现金流量表,即该银行某一时段内现金增减变动的报表;4、股东权益变动情况表,即该银行在某一时段内主要股东情况的报表;5、报表附注,即对上述报表相关事项的说明资料。

论述题(共20分)银行不良贷款,是近年来金融领域学者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