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临期食品风靡背后节约与安全如何兼得
TUhjnbcbe - 2023/4/21 18:57:00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3139.html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临期食品“风靡”背后:节约与安全如何“兼得”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杜燕徐婧)周末,27岁的陶菲菲在住所附近超市的乳制品区拿起两盒某品牌ml的牛奶放入购物车,这比平日要便宜一半。“通常是十元一盒,如今这种临期4天至6天的牛奶十元两盒。”他说,每次虽然仅是节省几元(人民币,下同),但能省钱又避免食物浪费,可谓“一举两节约”。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与其销售渠道的拓展,购买临期食品正在成为消费新风尚。

像陶菲菲这样线下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某便利店北京西直门站店内,顾客高先生称,由于不确定能否在保质期内吃完,自己会对临期零食较为谨慎。不过,对于可以即买即喝的饮品,会毫不犹豫购买,“最近一次购买临期食品是上个月,在超市买了六七瓶饮料,一折左右的价格很划算,两三天就喝完了。”

在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附近的另一家便利店,顾客白女士说,自己平时注重节约粮食,如看到临期食品会优先购买。一位李姓同学表示,如果卖家加大对临期食品的售卖力度,自己又能保证在过期前吃掉,比如面包、饮品等,会优先购买临期食品。

在互联网上,还有一群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分享临期食品信息的人。

在豆瓣App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内,有超过7万的“临期食品爱好者”。小组简介中写道“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临期食品不丢人!”

组内有各地线下临期食品商店“专楼”,组员们在这里提供自己所在城市的临期食品商店信息,也会分享“宝藏”网店。比价格、比品质、比终期……在这里,年轻人聚在一起,践行着自己的“小众”生活方式,并乐于把这样的消费观传递给更多人。

根据艾媒咨询今年1月发布的《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比47.8%。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驱动力是低价购买到需要的商品,性价比较高。

中国肉类协会首席专家张子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一向有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文化传统。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节约意识增强,临期食品受到消费者很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期食品风靡背后节约与安全如何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