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公司
原标题:公开市场定位进一步明确!专家建言:让“价值投资”成为新三板的第一标签!
9月29日,股转公司修改16件业务规则,将涉及“股票转让”的相关概念修改为“股票交易”,以落实新《证券法》精神,在法律层面明确了新三板场内、公开、集中市场的地位。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专家认为,这表明新三板的交易功能将会得到充分重视,未来还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银泰证券股转系统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则强调,未来新三板要形成自己的市场生态和市场特色,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让“价值投资”成为新三板的第一标签。
进一步明确新三板市场地位
9月29日晚间,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修改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单元管理细则(试行)》等16件业务规则,将涉及“转让”的相关概念修改为“交易”。具体包括:“转让方式”修改为“交易方式”,“转让日”修改为“交易日”,“竞价转让”修改为“竞价交易”“转让参与人”修改为“交易参与人”等。修改后的相关规则于当日正式发布。
前期全国股转公司《股票转让规则》修订时已更名为《股票交易规则》,并将条文中“股票转让”有关概念修改为“股票交易”等,与新《证券法》保持一致。
对此,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证券法》将新三板定位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在上位法层面明确了新三板场内、公开、集中市场的法律地位。同时针对新三板二级市场的买卖相关行为均由“转让”升级为“交易”,将交易功能正式上升为新三板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也表明新三板的交易功能将会得到充分重视、体现和完善。
“此举意味着新三板公开市场的定位越来越明确,也是其积极落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工作的体现。”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说。
“我想此举更多的还是为新三板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地位”,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说,之前有的投资者对新三板认识是认为一个非公开市场,是一个场外市场,这与它的定位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现在精选层公开发行以后,确实作为公开市场的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这实际上是在舆论上树立新三板的一个正规、标准的形象,改变过去大家认知上的差异。
改革牛指日可待
新三板精选层开板已经两个月,大多数精选层公司股价表现低于市场预期,这使部分投资者十分纠结,有的甚至对新三板改革表示失望。对此,专家们又有何看法?
周运南坦承,首批精选层二级市场的不佳表现,确实严重影响了新三板的巿场信心,损害了投资者对新三板的良好预期,但也要明白改革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希望市场再给予新三板一些时间和空间,只要监管层将新三板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在制度建设上更精准,在*策落地上更及时,相信新三板的改革牛也是指日可待的。
“新三板精选层公司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只是暂时现象,投资者应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