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临期食品火爆背后消费者与商家的百亿狂
TUhjnbcbe - 2024/2/17 16:32:00

自从发现了临期食品的“宝藏”之后,大毛家的冰箱、厨房角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乐是进口的、矿泉水是依云的、巴黎水更是成箱备着。”

撰文

傅小波编辑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4月15日,王斌在自家小店里接到了一单“很累”的生意。附近小区的年轻人来到店内买了两箱Perrier(巴黎水)和可乐,还有一大堆进口零食。看似很大的一单,但因为都是“临期食品”,一共才多元,需要王斌送货上门。

送货的时候,年轻人感觉有些诧异。王斌放着店门口的一辆电瓶车不骑,反而径直搬起了所有东西,往小区里走去。

对方帮着拎起了塑料袋装的零食,一路闲聊下来,王斌才说起自己不会骑电瓶车、自行车的原因——“以前开公司的时候出门都是司机接送,根本不需要自己骑车,”他低下头小声地嘟囔着。

半小时后王斌从六层楼下来,汗津津地回到小店里。晚上闭店前,他抓紧收拾干净店内卫生和妻子一起回到了附近租住的小屋里。

从“大老板”到如今的小店店主,王斌虽然能感受到强烈的身份落差,但行业的发展让他多少有了一些心理安慰。

“海鲜市场”式扫荡进货

43岁的王斌是年底开始接触“临期食品”这一新鲜事物的。一切货源和渠道搞定后,他选在上海徐汇一个老式住宅聚集区域租了一间小小的店面——30多平米,7千月租金。

王斌小店的店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此之前,他曾经算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家底也较为深厚,但是一年前由于一场变故迫使他从零开始。幸好早些年的经商经验,让他敏锐地觉察到“临期食品”的蓝海市场。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年国内休闲食品行业总规模预计将超过亿元。《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年,我国进口食品金额已经高达.1亿美元。有媒体分析,以此数据计算,临期食品绝对是个百亿市场。有关数据显示,年截至6月注册“临期食品”的相关企业共计20家,同比增长82%。

所谓临期产品,是指处于保质期限内,但已经进入临界期的产品。

年初,从疫情中走出来的不少厂家,面临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临期食品行业也因上游供应增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年5月,央视对临期食品行业进行了一次详细报道,让这个原本低调的行业正式进入大众消费者的视野。

彼时,王斌的临期食品小店已经开张2个月了,生意也随着周围居民的熟悉程度而增长,甚至他还利用起店铺的地下室做了一个小仓库。不过,大半年的开店经历也让他了解到“临期食品”这一产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首先就是货源,最初的时候店里卖的进口商品不太多,大部分都是上海周边商超的存货,还有各大电商上的拼单产品。比如星巴克的铝罐咖啡,正价18块,我拿到的成本价差不多是5块,上架卖10块左右。”这样的状态持续没多久,王斌就发现店内的商品品类单一,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资源,从霍尔果斯的保税区内引进了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类产品,有临期的、也有普通货品。

王斌坦言,“江浙沪周边的进货成本价偏高,还是不及外地来的实在,哪怕是加上快递费。”

之后的一段时间,王斌开始自己驾车从全国各地的保税仓内拿货。有一次进货让他印象很深,也感受到了行业需求的巨大——那是在宁波保税区外的一个进货点。

“周五接近凌晨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在等着卡车从保税区内拉出来的货。这些产品都是从各个渠道进到海关,然后被存放在临时仓内的,保质时间快到前,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会被大经销商一口气拿下,然后放到二级市场销售。卡车卸货之后,所有的商品被堆在地上像一座座小山,几分钟之内就被大家扫荡一空。”这情景,让他感觉像是早些年的海鲜批发市场那样,瓜分货物后,有的经销商会约好大货车把商品运走,有的则像王斌一样自己开着车回家。

因为王斌每次的进货数量都不大,很多时候他只能拿到一些并不走俏的产品,“什么日用品、比如得宝的餐巾纸、某品牌的卫生纸,进口的咖啡、航空罐的可乐这些,俏货几乎很难拿到。”

图片来源:网络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只能求助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期食品火爆背后消费者与商家的百亿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