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内储能行业市场行情分析:装机量持续攀升,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图]
储能,是通过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再需要时利用的技术。
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升电网输出与负荷匹配度,降低电网输出波动,减少电能损耗,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各种储能技术特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别,适用范围也有较大的区别,飞轮与超级电容器储能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电压波动较为敏感的精密制造与通信、数据中心等行业,抽水蓄能主要应用于大电网的输配电环节,而化学储能则更多运用于光、风发电等波动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侧、中小型智能变电站和用电侧。
从储能介质与储能装置的结构来看,储能技术可以分为机械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化学储能等。其中,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是用途最广,发展更为成熟的两种方式,从发展远景来看,化学储能有望在年前后获得迅速的发展机会。
储能技术分类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储能装置是新能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储能行业累计装机量持续攀升,年中国储能行业累计装机量从年的23.21GW增长至43.44GW,预计年保持增长。
-年中国储能行业累计装机量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发电量持续上升,储能项目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开始迅速上升。年我国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从年63.91亿元增长到了.25亿元,预计年将突破亿元。
-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发展储能技术对于增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储能技术的运用将会更加普遍。
根据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态势,以及能源技术演进情况,预计未来中国的储能技术将在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与化学储能三个方向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其中电化学储能确定性最高,飞轮储能应用范围最广,化学储能前景极为广阔,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年中国储能市场全景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