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总量失衡和平衡,会为经济运行带来什么
TUhjnbcbe - 2024/5/11 16:40:00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引言

总量平衡,会给经济运行带来速度和效益;总量失衡,会导致经济运行的紊乱和损失。可见,及时发现总量失衡,并尽快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调整,至关重要。要想及时发现总量失衡,必须掌握总量平衡的标志。

总量平衡的标志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的生产能力虽然也在发展、变化,但一般变化不太大,不会大起大落。也就是说,社会总供给是个相对固定的量。而社会总需求却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量。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来看,一定时期内,主要是对社会总需求的管理。

因此,考察总量是否平衡的标志,必须从市场需求状态分析入手。就我国而言,首先,看生产资料市场,生产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有了资金能否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其次,看消费品市场,社会集团和个人有了货币能否买到所需要的消费品;第三,看货币供应量,其增长是否与经济增长相一致。

如果以上三条都得到满足,说明市场供需就是平衡的,那么社会价值总量也就是平衡的。1.生产资料购买力同生产资料可供量相一致。生产资料需求市场,是由生产性消费所引起的需求,在市场上表现为对生产资料购买的需求。这种需求购买力的大小,基本上等于补偿基金与积累基金之和。补偿基金,是社会总产品的扣除,用来购买维持原有生产规模的生产资料的基金。

积累基金,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用来购买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基金。生产资料的可供量,主要是由生产资料生产量决定的。如果生产资料的生产量同生产资料的购买力相当,那么生产资料的供求总量就达到了平衡。

2.消费品购买力同消费品可供量相一致。消费品的购买力包括居民购买力和社会集团购买力。居民购买力是指居民对社会商品的购买能力;社会集团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或一定地区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市场购买公用消费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这两种购买力形成了消费品需求的总和。

如果它等于同期消费品市场上的可供量,那么消费品的市场供应量和购买力总量是平衡的,说明社会经济总量也是平衡的。否则就是不平衡或失衡。3.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黄金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名货币流通速度。

用公式表示就是:G=P·Q/V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市场货币需要量(G)与商品价格总额(P·Q,其中P代表各种不同商品的价格,Q代表待出售商品数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V)成反比。假定商品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那么市场货币需要量就直接与待出售的商品数量成正比关系。

尽管经济理论界对PQ的涵义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可以取得共识,那就是它代表一定时期该国(或地区)一定的商品总供应量,而GV代表同时期的总需求量,二者应该是适应的,即GV=PQ。

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如果纸币能代表金属币的价值,则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量M=G,于是公式就变成了:MV=PQ。如果经济增长了,商品量由Q增加到Q1,增加了Q1-Q=△Q,那么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增加货币发行量△G=G1-G。

这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发货币的行为,叫做经济性发行。一般情况下,这种经济性发行有物资基础,是正常的。有时候经济没有增长,也要增发货币;或者经济增长率低于货币增长率。这种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发货币的行为,叫做财政性发行。

财政性发行又可细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财政性发行,是为了弥补赤字,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引起银行的货币发行;间接财政性发行,是财政收支出现紧张现象,本应由财政安排的支出,财政无法安排,挤给银行,使银行信贷支出扩大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财政性发行没有物资基础,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表现。也有另外一种情形:经济增长了,商品数量增加了,货币供应却没有相应增加。此时货币购买力小于商品可供量。如果物价和货币流通速度仍不变,币值也不变,则会造成商品积压。可见,只要观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否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也就成了判断供求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准。

总量失衡的原因

经济运行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段时间内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或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另一段时间又出现相反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很少相等。我们通常把这种情况称为供求的基本平衡,它并不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我们所说的总量失衡,是指一段时间内,总供给过分高于总需求,或总需求过分高于总供给。

在我国,后一种情况比较突出,常常表现为需求过热。有时是投资需求过热;有时是消费需求过热;有时兼而有之。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三点:1.国民收入超分配。国民收入超分配,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和需求总量超过了按一定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供给总量。它分为计划性超分配和运行性超分配。

计划性超分配又有两种情况:从宏观经济来考察,是国家编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就已安排了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也就是说,已经出现了财政赤字和信贷膨胀;从微观经济来考察,计划性超分配是企业和地方计划本身就安排得需求超过了供给。

计划性超分配,有可能成为总量失衡的主要原因。运行性超分配,是指计划中的各项指标(不论是指令性的还是指导性的指标)供与求基本平衡,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银行以及企业经济行为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也可能突破计划,造成基本建设投资、消费基金和信贷基金的失控。

如果制定计划时就超分配,经济运行中又出现超分配,这就是“双超”。那就必然出现总量失衡,而且这种失衡带有突发性,比“单超”所带来的后果更严重。2.急于求成的过热倾向。“急于求成”是指领导者或领导机关不顾客观经济规律,就要在短期内把经济搞上去的指导思想或指导方针。

“过热倾向”是指在“急于求成”思想指导下,过度投资、超前消费的倾向。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出现“急于求成”和“经济过热”并不奇怪。从客观上说,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实力不强,亟需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国力;从主观上说,人民生活水平刚刚摆脱温饱,人民愿意尽快富起来。

因为增加投资是提高总供给能力的最重要手段,所以,一说发展经济,就竞相争着上项目、要投资,使基本建设战线越拉越长,经济学界称之为“投资饥渴症”。在投资需求中,最活跃的又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消费需求。

加上一味刺激而不予以控制消费,导致消费需求超前和过快增长,特别是社会集团消费增长更猛。于是,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结果,供求总量不可能不失衡。3.经济体制的缺陷。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企业不断吸纳国家无偿的投资;另一方面,若企业经营不善,国家还以减免税、财政补贴等形式给予照顾。国家对企业的这种“父爱主义”,加上企业预算软化,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很容易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我国改革前的几次经济波动,都是这样引起的。改革之后,各级政府、部门、企业、银行甚至事业单位都有了支配和筹措资金的权力和能力,使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另一方面,由于新旧体制交替,改革尚未彻底,就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未能同步进行,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收入的攀比又缺少宏观约束,也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居高不下,总需求大大超过了总供给,因而总量失衡。

结语

总量失衡的发现意义重大,它能及时发现导致总量失衡的原因及后果,能及早提醒管理者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调节和控制,它使宏观经济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1
查看完整版本: 总量失衡和平衡,会为经济运行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