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史研读:在市场经济发展下,经济转型和企业改革的出现。在进行企业基本问题分析和企业改革思路设计的时候,产权是否重要,或者,更彻底地说,是否最重要?如果是重要的,为什么常常又被当作不重要?第二,在建立和推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时候,治理结构的重要性何在?特别是,有哪些不同的机制可供选择?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如何?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不存在产权独立、边界合理,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或者,换个更确切的说法,整个经济成了一个大工厂,控制权和索取权主要由政府部门把握,资源靠行政指令配置,统一计划,统一价格,统一供、产、销,统一核算,统一报酬。这种体制下严重存在着的协调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以及过高的交易成本也称为交易费用,如影响成本,造成了计划失灵即资源计划配置低效率的结局。
在市场经济下,市场通过价格和企业通过数量是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的两种不同的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和配置经济资源的运行机制。从计划向市场体制过渡或转轨,在我看来,就此而论,其实是市场和企业这两种制度、两种组织、两种机制,去代替中央集权指令计划这一种制度、一种组织、一种机制,来完成经济的协调、激励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任务。现在通行的提法是只说市场制度替代计划制度。像哪些经济活动缘何及怎样在企业中进行的问题因此就容易被忽略掉。
因此,在转轨过程中,重组国有企业,就不仅是为了在供给和生产者行为方面塑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基础,而且,也是为了创建在组织生产和交易活动中成本和效率比较市场更具优势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使企业变成能对市场信号主要是价格作出恰当反应的利益实体,而且要使企业变成能对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进行必要补充、替代的经济组织。
为此,就必须正确划分政府和企业的界限,正确划分市场和企业的界限。前者的实质,是政府将它掌握的企业资产控制权交还给企业,实现政企分离,以使它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比如,年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赋予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出口权,投资决策权,留用资金支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和内部机构设置权等经营权,同时要求企业承担自负盈亏的经营责任。
后者的实质,一是确定企业的边界,也就是确定企业资产的产权边界;二是确定企业的形式,也就是确定企业的产权结构。这里说的企业形式,既包括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制等多种制度形式,又包括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还包括U型、H型和M型等多种组织式。从后面的阐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各有自已最相适宜的产权结构。在这整个过程中,资产大抵还是那些资产,所不同的,根本是产权发生了变化:从模糊、不合理,变得清晰、合理。
然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改善人们的行为,而增进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确实地看到,随着政府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留利水平,企业组织转型,建立股份制公司和中合资合作企业,和自发性或非正式的私有化,企业的事实上的和法律上的控制权,都发生了从政府机构向企业的大规模的转移。
这样做,一方面,固然大大降低了计划协调企业经营活动的行政管理成本,增加了经营者的激励,进了企业产出和总要素生产率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令人鼓舞的;另一方面,由此也带来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部门经营者的代理激励问题和企业中经营者的代理激励问题,增加了代理成本,这又是必须正视的。因此,建立界定明晰、配置合理、有保障、能流动的产权制度和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和外部、主动和被动的治理机制,就应该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产权结构调整就应该是企业基本问题分析和企业改革思路设计的核心。
新古典的企业理论,以看作“黑箱”的整个企业作对象,主要从技术角度,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把它们当成行为方式与消费者完全一样的生产者来研究。它的主要作用,是充当以严格证明“斯密教条”的阿罗-德布鲁模型为核心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理论中,交易是由理性的经济人即期、匿名进行的。没有交易成本,没有市场力量,也没有外部效应,人人有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和完全合同,谁也不会违背其参与交易的条件,谁都处在不损害别人就不可能再使自己受益的帕累托有效状态。
在这个框架下,可以证明,交易在市场上进行,和在企业内进行,结果是一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效率是一样的。产权如何配置,是完全不重要的。与此相应,正如科斯在年就指出的那样,长期占据经济学教科书的新古典企业理论,既与整个世界为一个巨大企业,每一个现有企业如通用电气、大众汽车、IBM等都是它的一个部门的情况相容,也与现有企业的每个工厂和部门都成为独立企业的情况相容。在这里,产权同样是不重要的。
科斯对传统新古典理论提出的责难,开创了对于企业基本问题研究的新阶段: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的边界?什么是决定交易在市场还是在企业进行的因素?虽然科斯正确地指出了企业实质是一个小的统制经济,它的显著特征是代替价格机制,它出现的原因是有些活动在企业内进行比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成本要低,低的原因似乎与企业内部合同的性质有关,但是,由于他还不能揭示这些合同的性质,不能说明到底什么是交易成本,也不能在正确的方向中发现一体化成本,所以,他的观点长期被“引而不用”,长期未被形式化,也长期不能操作。
与此同时及以后,作为对现实的逼近和对新古典的修正补充,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博弈理论引入了市场力量、不确定性和对策行为。外部性包括公共品理论和信息理论引入了外部效应、科斯定理、搭便车、公共选择、逆向选择和道德危险问题。交易成本经济学引入了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契约人、交易成本、交易特性和交易治理。这种不完全市场,会产生多个均衡,而且,并非所有的均衡点都是最优的。因此,市场实际是失灵的,有毛病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发展的理论,主要是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不完全合同与产权理论,又被归纳在合同理论的名下,以作为对完全竞争模型的替代。从一定的角度看,合同是大部分经济分析的基础。任何交易,或显或隐地,总是要依靠某种形式的合同来媒介、实施的。只是在现货交易的情况下,由于交易双方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所以合同的作用常被忽略。实际上,新古典理论中的状态依赖交易就是一种典型的长期合同。新的拓展在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