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金公司兼具产品渠道和营销等要素在内的
TUhjnbcbe - 2024/12/16 19:10:00
来源:金融界网站来源:中金公司中国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已接近万亿元,是必选消费板块中空间最广阔的赛道之一,稳健增速可持续。人均饮用量提升以及健康意识兴起将带来包装饮用水、功能饮料、即饮咖啡等细分品类的长期发展机遇。在子品类增速各异、消费者忠诚度不高、行业集中度分散的行业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产品、渠道和营销三个维度综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长期制胜,进一步整合市场。摘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市场之一。沙利文数据显示,年中国软饮料行业零售额同比增6.6%至9,亿元,-年呈稳步增长势头。包装饮用水是软饮料市场中最大的细分板块,年占软饮料行业零售规模的20.3%,市场规模超过2,亿元,且近年占比逐年提升。中国软饮料市场目前已形成稳定的6+N格局,包含包装饮用水、蛋白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碳酸饮料和茶饮料在内的六大品类年占据软饮料市场77.8%的份额。我们预计软饮料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均饮用量提升以及消费升级。天然健康兴起,高端化序幕拉开。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健康意识兴起,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天然、健康、无糖、无添加饮料产品。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我们认为,包装饮用水行业有望受益于家庭用水包装化率提升趋势维持高速成长,且产品结构有望向天然(矿泉)水进一步升级;无糖化趋势带动下,茶饮料和碳酸饮料等成熟品类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果汁饮料中的高浓度和NFC果汁产品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细分品类发展潜力可期;即饮咖啡仍处培育期,随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提升及渗透率提升,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当前行业集中度较低。由于行业门槛不高、单一品类龙头份额较大、新兴品牌崛起、新媒体兴起等原因,目前中国软饮料市场结构仍较为分散。根据欧睿,年中国软饮料CR5为34%,低于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CR5均值水平65%。我们认为软饮料行业中多品类运作的综合型企业凭借更强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完善的分销网络和充裕的资金实力,有望透过内部多元化和外延扩张进一步整合市场。但考虑目前市场竞争仍较激烈,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或仍需更长时间。兼具产品、渠道和营销等要素在内的综合实力是软饮料行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软饮料行业长期处于充分竞争态势,我们认为仅靠单一方面优势在软饮料行业中建立的护城河并不稳固,持续获取市场份额趋势难以为继。我们判断当前软饮料行业中具有产品、渠道和营销三个维度综合实力的企业更有机会胜出,成为中国未来软饮料行业领导者:1)产品端:研发能力奠定基础,多元化产品矩阵应对品类生命周期风险;2)渠道端:广度、深度与强管理缺一不可;3)营销端:差异化、精准定位目标客群并深度营销是饮料企业获得长期性成功的最关键要素之一。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需求疲弱,新冠疫情反复。正文中国软饮料市场空间广阔中国软饮料行业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市场之一。沙利文数据显示,年中国软饮料行业零售额同比增6.6%至9,亿元,-年呈稳步增长势头。沙利文预计-年中国软饮料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复合增速5.9%,主要得益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可支配收入上升以及消费升级。图表:中国软饮料市场规模(–E)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金公司研究部包装饮用水是中国软饮料市场中最大细分板块,占比逐年提升。沙利文将软饮料产品分为10个主要类别,其中包装饮用水占比最大,年在软饮料市场中占到20.3%,市场规模超过2,亿元,且近年占比逐年提升,其次是蛋白饮料和果汁饮料,占比分别为14.9%和14.5%。中国软饮料市场目前已形成稳定的6+N格局,包含包装饮用水、蛋白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碳酸饮料和茶饮料在内的六大品类年占据软饮料市场77.8%的份额。图表:中国软饮料市场结构(基于产品类别销售额)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金公司研究部咖啡饮料、功能饮料和包装饮用水增速最快。在软饮料产品主要类别中,咖啡饮料、功能饮料和包装饮用水-年年均复合增速最高,分别达到29.0%、14.0%和11.0%,包装饮用水为前三大品类当中增速最快品类。沙利文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至年,咖啡饮料、功能饮料和包装饮用水将持续录得超过整体市场的年均增速,包装饮用水有望保持最大占比地位。图表:中国软饮料行业细分市场增长趋势一览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金公司研究部消费升级:天然健康兴起,高端化序幕拉开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健康意识兴起,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天然、健康、无糖、无添加饮料产品,近年天然水、无糖茶、NFC果汁等健康饮品增速显著提升。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我们认为饮料高端化占比有望持续提升,茶、果汁等增速放缓品类有望迎来消费升级带来的细分赛道增长机会。包装饮用水:天然(矿泉)水占比持续提升沙利文将包装饮用水划分为四个子类别,分别为天然水、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它饮用水。其中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来自天然水源,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由于其健康属性,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零售价格通常为每瓶2元或以上,高于纯净水和其它饮用水。图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产品分类(年)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市场规模及份额数据为年数据天然矿泉水有别于其它类型的瓶装水。根据来自欧洲瓶装水行业协会的信息,与其它类型的瓶装水相比,消费者更青睐天然(矿泉)水,主要原因包括:特定的矿物质成分、质量有保证、特殊口感。天然(矿泉)水市场增速快于行业平均水平。近年来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增速超过整体包装饮用水增速。根据沙利文,-年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市场零售额CAGR分别达24.8%和18.4%,其合计销售占比从年的15.7%攀升至年的25.9%,年有望进一步上升至31.3%。我们认为天然(矿泉)水由于其健康属性将继续跑赢整个行业。图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消费升级趋势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金公司研究部消费者愿意为天然(矿泉)水支付溢价。欧睿咨询数据显示,农夫山泉在整个行业中具有主导型地位。天然(矿泉)水细分市场中的企业,如农夫山泉和百岁山,过去两年增长步伐更快,显示出消费者对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意识逐步提升。另外,下图表明消费者亦愿意为天然(矿泉)水支付溢价。天然矿泉水零售价格在每瓶3-12元之间,而纯净饮用水价格仅为每瓶1-2元。图表:不同饮用水品牌对比资料来源:欧睿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注:零售额指的是零售终端市场销售额;所有零售额和零售额增速数据均来自欧睿咨询;价格信息截至年7月茶饮料;碳酸饮料:无糖化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1无糖化风口已至国际经验来看,无糖化是饮料行业大势所趋,尤其在碳酸与茶板块。伴随着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消费者健康化、无糖化的意识持续提升。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无糖化是饮料行业发展的趋势:1)日本:软饮料市场无糖比例从年的8%提高至49%(均包括瓶装水);2)澳洲:-年20年间,在重要的饮料品类中,无糖化销量占比均大幅提升;3)英国:-年间,包含碳酸饮料的主要品类无糖化占比均有所提升。此外由于英国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对软饮料糖分征税,软饮料含糖量在年3月-年3月期间迅速下降28.1%。当前,中国软饮料无糖化整体处于刚兴起阶段,无糖化比率仍较低(不考虑瓶装水),对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产品属性同时借鉴澳洲软饮料各品类无糖化发展经验,我们认为,碳酸与茶是饮料无糖化发展的两大主品类。相比其他品类,碳酸与茶的无糖化更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图表:各国饮料无糖占比演变资料来源:伊藤园,MDPI,英国软饮料协会,中金公司研究部;注:1)澳洲和英国为销售量占比,日本为产量占比;2)英国无糖占比包括低糖比例,英国稀释饮料为“dilutables”,包含南瓜和糖水(Squashes;Syrups)等饮料国内无糖化风潮兴起,各企业纷纷布局无糖赛道。考虑国际的无糖化趋势,各大饮料公司均提早布局这一赛道,但早期产品由于推出时间过早及口感苦涩等原因,并未受到市场追捧。直到近年,随着企业对消费者的持续教育以及消费者健康、减肥意识提高,国内饮料无糖化风潮逐渐兴起,各饮料企业纷纷陆续加码布局无糖茶与无糖碳酸赛道,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饮料企业,如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等,也包括新进入者,如元气森林、喜茶、伊利、青岛啤酒等。图表:主要无糖产品推出时间资料来源:各公司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金公司兼具产品渠道和营销等要素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