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不仅仅分析竞争对手和渠道,产品能否快速迭代与跟进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智能产品,例如之前电子烟,不少玩家退出市场不是营销做不好,而是没有技术团队,产品迭代不够快。
还是以昨天的汽车流媒体行车记录仪为例分析技术的升级。看看主要的功能
功能一,汽车导航仪,开始的时候是简单的汽车导航仪,一般内置在车里,尺寸从小屏到大屏,屏幕从普通到高清,开机启动从慢到快,从手动控制到语音交互
功能二,行车记录仪,中国国情就出现的,能够有摄像头,防碰瓷,从有线发展到无线,前置发展到前后功能三,电子狗,检测超速监控用的
功能四,后视镜,从短范围到广范围,从玻璃到触摸。从人眼到摄像头。
以前是没有智能后视镜的,是出厂前就装在汽车里面的。后视镜就是一块玻璃。
先从硬件角度分析,硬件离不开芯片,先看看导航仪的芯片玩家
1,美国安霸,
2,台湾联咏,
3,台湾陵阳,台湾灵通,
4,华为的海思
华为的确从是从这几年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影响处理芯片的玩家。所以,现在高档车前装内置的导航仪很多还是用美国安霸芯片做,在-年的时候达到最高峰,方案公司要先付给安霸百万人民币以上才能够有权购买芯片,而且只要用安霸方案,就不能开发其他公司的芯片,芯片行业厂大欺客的情况是常态。
当然也不仅仅是美国公司这样,有实力的芯片公司都这样,美国定下这些规矩,一定程度打压了同行发展,保持了美国在芯片的地位。
华为海思冒出来了,分走了部分市场,还没有动摇根本,更重要的是MTK冒出来,就是台积电。做法更绝,不是拼图像清晰度,是整合了多种功能,把通讯,娱乐,电子狗,检测等功能统统都平台化。不仅仅是导航功能了
动摇了汽车导航仪,行车记录仪,监控检测,娱乐通讯,语音对话,统统都集成在一块,把后装市场份额慢慢占领了。
再分析软件,软件就比较简单了,原来是独立的按键式操作,被集成到统一的安卓系统上
MTK芯片+安卓操作系统+通讯模块成为了现在智能后视镜。
这种产品后续的升级潜力大小决定于什么呢
1,芯片的升级速度,清晰度更高,功能更强大,平板电脑能做的功能都可以做,只是看消费者是否接受,
2,安卓系统的升级,安卓系统的界面操作系统升级,用户体验会改变。
3,通讯模块的升级,3G变4G,传播信息以及大大加快,5G来了,后面的语音交互,人机互动功能更多。
4,功能叠加,以后汽车轮胎检测,汽车空气质量如何,都会被整合在一起。
这么多功能,我都怀疑消费者是否能够理解。更不要说应用了。无论消费者怎么想,从技术角度分析一个产品的市场机会变成了运营人员必修课程。
总结一下:1,汽车的中与人接触的设备越来越一体化。
2,硬件+操作系统+通讯成为汽车电子设备一部分,
3,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我是莫麦,技术与营销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