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09月1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请问公司对标吨钢利润,为什么不能和中信特钢?宝钢股份的碳钢也是钢铁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为什么吨钢利润不敢对标一下中信特钢?宝钢股份万吨市值和中信特钢不相上下,公司高层说这么多宝钢股份优势,结果市场就是不买账,请问公司高层,为什么市场不认可你们?你们真的如你们宣传这么好?
宝钢股份董秘:公司尊敬优秀同行,所有的优秀企业都有值得公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目前公司估值水平偏低,一方面是行业基本面较差,未来经营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另一方面,提升市值的根本在于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与业绩表现,我们将聚焦四轮驱动经营策略,继续发挥冷轧汽车板(特别是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硅钢两大领先和优势产品盈利能力;努力打造百千十计划;通过强化同质化产品近地化销售、差异化产销研服务等提升其竞争力,尽可能抵抗钢铁周期波动的风险,期待通过公司的努力实现相对稳定可持续的盈利业绩。同时我们也会积极与资本市场沟通,让资本市场逐步理解到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驱动、环保及能耗约束升级背景下可能发生的行业格局的改变;公司自身面向未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助力下游减碳在绿色低碳钢材产品上的布局优化;开展股票回购、缩短分红周期、推进股权激励、策划研究优质资产分拆上市、召开视频直播及网上业绩说明会等积极的市值管理安排。虽然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我们难以把握,但我们会通过不懈努力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真诚、认真、专业的交流,让资本市场更加理解钢铁行业及公司的变化,我们和您一样期待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
投资者:公司高层自己要做大做强钢铁主业,但是市场有市场偏好,请问公司高层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公司高层自己说公司一个宝山基地重建需要亿,结果公司市值不到亿,请问公司高层,公司市值低估,你们真的一点原因没有?中国神华市值最低的时候,也比宝钢股份高?公司董秘办导出找理由,说怪市场?说股民给与宝钢股份低估,请问真的低估,公司高层你们真金白银增持呀?
宝钢股份董秘:今年以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叠加国内疫情冲击,下游需求低迷,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6月中下旬以来,全球市场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国内价格较今年高位下跌超30%。原燃料价格虽有所回落,但受国际能源供给持续紧张,原料价格下跌小于钢材价格降幅,购销差价进一步收窄。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钢铁行业经营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整体弱势运行。目前公司估值水平偏低,一方面是行业基本面较差,未来经营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另一方面,提升市值的根本在于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与业绩表现,我们将聚焦四轮驱动经营策略,继续发挥冷轧汽车板(特别是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硅钢两大领先和优势产品盈利能力;努力打造百千十计划;通过强化同质化产品近地化销售、差异化产销研服务等提升其竞争力,尽可能抵抗钢铁周期波动的风险,期待通过公司的努力实现相对稳定可持续的盈利业绩。同时我们也会积极与资本市场沟通,让资本市场逐步理解到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驱动、环保及能耗约束升级背景下可能发生的行业格局的改变;公司自身面向未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助力下游减碳在绿色低碳钢材产品上的布局优化;开展股票回购、缩短分红周期、推进股权激励、策划研究优质资产分拆上市、召开视频直播及网上业绩说明会等积极的市值管理安排。虽然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我们难以把握,但我们会通过不懈努力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真诚、认真、专业的交流,让资本市场更加理解钢铁行业及公司的变化,我们和您一样期待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
投资者:请问公司拿银行和煤炭举例子,说煤炭是因为政策导致今年估值高,请问公司中国神华行业最低的时候,也比宝钢股份最高市值还高,请问这点公司如何看?
宝钢股份董秘:感谢提问,该类问题您已多次提问,我们也已详细作答,请参考此前答复。
投资者:请问万吨的宝钢股份市值和万吨的中信特钢市值不相上下,请问宝钢股份高层如何看?请问宝钢股份另外万吨钢铁生产是什么?公司追求吨钢利润喊个与第一,还是追求规模?请问为什么公司市值长期不匹配?
宝钢股份董秘:感谢提问,关于吨钢利润与公司市值问题您已多次提问,我们也已详细作答,请参考此前答复。
投资者:请问公司和日韩钢铁同行比,铁矿石采购价格谁的高?谢谢
宝钢股份董秘:大宗商品都有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海外主流矿山价格通常与指数挂钩,较为透明,公司不掌握日韩钢铁同行具体采购价格,但不认为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与其他国家相比会有显著差距。
投资者: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央企,公司采购委托大股东,和日韩同行比,公司国际化是一个短板,公司过分依赖单一市场,导致公司年上半年业绩下滑,请问宝钢股份作为央企,在中国享有各种优势,公司能力应该看一下国际化是不是成功?
宝钢股份董秘:未来中国粗钢的产量和消费量大概率是下行趋势,在这样存量博弈的背景下,除了进行国内的并购整合提升话语权,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也是另一条出路,“走出去”战略在寻求低价资源(比如低价能源)、寻求下游市场(比如钢铁需求大但钢铁供给不足的国家)、节约成本(比如碳边境税)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也是公司未来坚定贯彻的战略。
投资者:作为小股东,很想问一下,因为三季度吨钢利润基本上很低,导致公司股价走低,请问吨钢利润如果是负的,请问公司高层又什么应对措施,请问如果公司产线利用低,请问公司员工是否会过剩?请问公司会人员优化吗?谢谢
宝钢股份董秘:6月中下旬以来,全球市场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国内价格较今年高位下跌超30%。原燃料价格虽有所回落,但受国际能源供给持续紧张,原料价格下跌小于钢材价格降幅,购销差价进一步收窄。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钢铁行业经营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本轮钢铁行业面临的危机可能更甚于、年,公司对此已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公司将围绕“降本、增效、变革”三条主线,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力争跑赢同行,跑赢过去的自己,实现底部平台不断提升。同时,公司也将继续推动智慧制造,深化各项管理变革,持续提升管理效率、产线效率和劳动效率,最终提升公司整体效率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投资者:请问公司目前研发,有没有和中国宝武其余钢企,大家一起在研发合作,一起合理攻克一些进口替代的品种钢,请问目前中国还有大量的进口替代钢,急需各个钢企发力
宝钢股份董秘:关于合作研发,公司与宝武旗下其他钢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联合研发。例如,公司和八一钢铁合作开展“富氢碳循环高炉低碳冶炼技术开发”。关于进口替代,围绕国家重点工程用材保障、钢铁材料进口替代等方面,公司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能源用钢、高铁轴承用钢、大船用钢、核电用钢等产品上为国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实现钢铁材料自主。
投资者:请问没有行业相互持股,如何组建行业联盟,为什么水泥、高速公路上市企业都可以相互持股,为什么钢企就不能相互持股,不是说钢企要整合,那为什么不相互持股,后期并购?
宝钢股份董秘:感谢提议,公司会充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通过并购、参股、联合经营、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谋求和钢铁同行的多维度合作,实现协同共赢发展。对于钢铁行业本身,作为钢铁龙头企业,我们不会再做钢铁的财务投资,针对钢铁的投资,我们一定是致力于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未来钢铁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包括解决宝武集团内部板材同业竞争的并购;或是收购存在协同、互补潜力的钢铁资产;以及为实现百千十战略推动的钢铁产品细分领域的并购整合,以提升我们钢铁实业经营或者钢铁产品的集中度和话语权。
投资者:距离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已经两个月,请问公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以何种方式合作?市场都在看着,请问这一次还是准备高开低走,还是说各个钢企对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目前只是观望?
宝钢股份董秘:据公开报导,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已于7月25日成立,将致力于成为以市场化方式集中国内部分铁矿石需求的平台,同时投资开发矿山。该公司的创立将增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对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内大型钢铁龙头企业,公司未来也将全力配合、积极参与,希望能够促使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定价权逐步加大。
投资者:作为小股东,请问可以对公司国际化表达不满,一直觉得国内成长有限,为什么宝钢股份国际化和日韩同行比,是不是有点落后,宝钢股份成长为世界级钢企,至少营业收入50%来自中国以外地区,避免单一市场对业绩影响?
宝钢股份董秘:未来中国粗钢的产量和消费量大概率是下行趋势,在这样存量博弈的背景下,除了进行国内的并购整合提升话语权,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也是另一条出路,“走出去”战略在寻求低价资源(比如低价能源)、寻求下游市场(比如钢铁需求大但钢铁供给不足的国家)、节约成本(比如碳边境税)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也是公司未来坚定贯彻的战略。
投资者:请问公司如何看待公司股价长期破净,公司负债率不到50%,请问公司为什么不愿意回购股票注销维护股价,请问公司为什么不做?
宝钢股份董秘:公司与资本市场一直保持了密切的交流,定期会向主要股东及机构投资人发放问卷调查。总体来看,公司持续稳定的高现金分红,是投资人普遍认可的一项特质。而股票回购,由于其对于股价提振作用主要体现在回购期间,同时抵减了现金分红,因而部分长期持股的投资人对其认可度不高。回顾公司之前两次股票回购,第一次主要基于公司股票被严重低估,开展了回购注销;第二次主要是为第三期股权激励做准备,避免通过增发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股本摊薄股东权益。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兼顾大小股东和长短期股东不同的诉求和利益,结合公司经营需要及股票估值情况,科学选择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等方式回馈股东。
投资者:请问公司研发费用亿,集中在应用研发领域,这个体量已经比肩国内冶金学院研发费用了吧!请问公司研发成果是否能媲美研发金额?请问和国际同行比,公司汽车板和电工钢和日韩同行比?
宝钢股份董秘:公司已制定了新一轮规划,提升“规模+能力”,而持续的研发创新是公司提升“能力”、保持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公司注重创新能力的培育,持续实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精品开发战略,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