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
阅读完约4分钟
高考志愿填报来了。
据了解,今年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和人工智能类,包括智能矿车、智慧交通等。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对上述行业表现热情。分析机构表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端制造企业在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二级市场的投资方向。
工学类新增专业最多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们进入填报志愿的关键阶段。
众所周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其中,专业的增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与就业前景。
据教育部公布的年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今年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共有43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
具体看,这37个新增专业涵盖了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门类。
其中,专业数量占比最多的是工学,约三分之一是电子信息类和人工智能类。统计显示,年至年工学类净增专业数量超过排名2—4位的管理学、艺术学、文学三类专业的总和,占新增专业总量的37.9%。
新增专业中,记者注意到,新设专业中包含有多个“智能领域”专业,如智能交互设计、智能测控工程、智慧交通等。
“智能+传统专业”的设置背后是针对该领域的新形势、新需求进行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是巨大的社会需求潜力的直接反映。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5亿元,年增至.9亿元。有机构预计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
赛迪智库报告显示,年,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多万,供需比例严重失衡。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年互联网产业求职指南》,年人工智能人才平均工资元/月,远高于互联网产业产品技术核心岗位。
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7所高校均新设了“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查询资料可知,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实施。
这意味着我国密码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对于密码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调整回应了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需要,以芯片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急需高水平的工学类专业人才支撑,新增工学类专业体现了国家的战略需求。
另外要注意的是,年,各大高校开始按照学科进行大类招生,并积极推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入学后,学生先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再确定专业方向。
同时,一些高校还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遴选优秀学生,通过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储备拔尖创新的领军人才。
A股市场看好相关板块
作为经济晴雨表,A股市场汇聚了众多行业的头部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对行业前景的看法,并能从中窥见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近年来,我国高端制造业正在发生着产业变革,新能源汽车、5G通信、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带动了诸如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年全球范围内暴发疫情,国内由于对疫情管控得力,且有强大内需支撑,率先恢复经济,国内高端制造产业迎来绝佳机遇。因此,中信建投认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端制造企业在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二级市场的投资方向。
这与新增、聚焦高端制造业的工科本科专业刚好相吻合。
从盘面可以看出,最近几个月以来,华测导航、泰晶科技、伊之密、冰轮环境、富临精工、康跃科技、钢研高纳、蓝晓科技、科大讯飞等高端制造个股表现强势。
海通证券表示,市场风格可能会继续偏向成长,尤其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展现出的韧性和竞争力正得到更多的认同和验证,无论在科技硬件还是软件领域都在谋求产业自主化,消费升级趋势也得到延续,可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