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文龙
营销天才约翰·沃纳梅克有句业界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至少浪费了一半以上,但我不知道究竟浪费在哪里?在疫情反复的当下,绝大部分企业预算缩减,如何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多潜在客户成为营销部门的当务之急。
做B端与C端的广告投放不同,C端产品覆盖人群和用户基数大,通过蹭热点就能有不错的产出。但是B端产品覆盖人群小,成交周期长,需要通过数据搭建、数据精细化运营和市场数据化来找到关键问题,从而优化营销策略。
本篇分享整理自崔牛时间,由徐文龙带来的“付费广告投放经验分享”,主要拆解了如何做好付费广告的投放,具体内容为如何做好投放定位,账户搭建在算法、操作技巧、用户体量、资源这四个方面的做法,以及对投放数据化模型的思考。牛透社CMO频道整理并提取出其中主要信息,供学习参考。
全文核心内容:
1.如何做好投放定位
2.账户搭建经验分享
3.投放数据化模型
如何做好投放定位在切入正题前,与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是几款冰箱的宣传页面,它们的功能都大同小异,却都打上「母婴」的场景,而非「啤酒」的场景。
请大家先思考两个问题:
1.有那么多场景可以选择,为什么非要选择母婴的场景,而不是男人看球赛喝啤酒的场景。出于好奇,我还真搜了下,发现真没人去打啤酒的场景。
2.母婴场景的客群画像和喝啤酒看球赛的客群画像,从性别、年龄、兴趣爱好这几个维度来判定是否一致?
结果显而易见。定位母婴场景的转化率更高,这个场景的客群画像与看球赛喝啤酒的客群画像是不一样的。
回归正题。广告投放如何做好市场定位?
首先我需要引出一个理论:待办任务,由克里斯坦森提出。我从主要原则中抽出了5点与营销相关的原则。
1.人们购买产品和服务是为了完成“任务”。
2.任务是功能性的,具有情感成分和社会成分。ToB投放和ToC投放的本质区别是,用户与客户是分离的,他们通常情况下不是同一个人。
当我们做ToC投放时,通常只要解决一个用户的时刻,让用户产生冲突,用感性的部分打动到他,就可能会产生购买。但是做ToB投放时,既要有理性的部分满足用户对业务的需求,又要有感性的部分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3.待办任务是随着时间推移是稳定的。
4.待办任务和解决方案无关。比如「从北京到上海」这一任务,在年前人们选择马车或步行来解决,今天我们能选择火车、飞机、自驾等方式来解决。
5.成功是对任务进行分析,而不是产品或者客户作为分析单位。可以说,这一点是对营销最有用的一个原则。
因此,在用户调研中如何明确客户的待办任务呢?经过多用户调研,我们总结出了四大类问题并拆分成28个小问题(如图所示)。在客户的意愿范围内,通过设计话术将这些问题尽量详细地问出来。
当这些问题问出来之后,需要从以下这几个维度进行分析,来明确客户的待办任务。
1.纠结时刻。被访谈者提出导致他们挣扎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的事件或背景。比如,用户正努力提高每个月的线索获取量,但又不会在抖音上进行投放。
2.动机。被访谈者想使用新的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如用户希望建立一个获取线索的销售漏斗,使线索生成的过程自动化。
3.驱动力。它是导致用户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而不再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工作的情感力量。如用户现在很沮丧,因为在过去几个月里没有达到线索获取目标。
4.感知到的价值。一旦有了新的解决方案,被访谈者如何设想当前情况会变得更好。
5.体验的价值。被访谈者如何体验产品。
6.考虑过的解决方案。
7.功能任务。被访谈者希望完成的核心任务。
8.情感任务。在执行核心任务过程中,被访谈者希望感受到什么或避免什么。
9.社交任务。被访谈者希望别人如何看待他们。
当我们把这9个维度的问题分析出来之后,大家在投放过程中,无论是从视频内容、落地页、创意标题、关键词等各个维度,都能帮助大家输出成果。
账户搭建关于账户搭建,我划分了4个象限:
第一个象限是算法。一方面是平台对内容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从算法的层面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