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汽车行业的战略配置期
TUhjnbcbe - 2021/2/25 3:22:00
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509/4386025.html

汽车行业的至暗时刻似乎已经过去,逐步向好将是未来大概率发展方向。

出品

每日财报

作者

刘雨辰

最新的数据显示,9月份汽车销量.5万辆,同比增长12.8%,连续第6个月正增长。其中乘用车9月批发/零售销量增速分别为8.0%/7.3%,均继续正增长,体现出行业的持续回暖趋势,日系/美系/德系表现继续向上,其中日系增速扩大至20.8%。

自年进入下行周期以来,汽车行业整体的景气度始终不佳,经过两年的调整,周期反转迹象明显,希望投资者可以抓住配置的机遇期。

1

周期反转,国产崛起

根据中汽协数据,9月乘用车销量.8万辆,同比增长8.0%,连续第5个月正增长,除MPV外的其他细分车型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SUV是增长主力,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速为7.3%,带动累计销量降幅收窄至12.5%。

新能源汽车方面,9月销量13.8万辆,增速扩大至67.7%,连续第3个月正增长。在库存方面,9月末汽车厂商的汽车库存为98.1万辆,相比月初下降3.8%,其中乘用车库存68.4万辆,相比月初下降5.9%。众多维度的信息都在指向汽车行业的至暗时刻似乎已经过去,逐步向好将是未来大概率的发展方向。

从各大品牌的发展演变格局来看,自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合资品牌加速行业洗牌。美系、韩系、法系等二三线合资品牌份额快速下降,截至年上半年合计份额已不到15%,而日系、德系份额快速提升。

年上半年各自份额均已超过23%,合计份额接近50%,自主品牌逐渐与日系、德系正面交锋。

事实上,过去三年,随着行业进入下行期,自主品牌内部实现了加速洗牌,中小规模、低价位主导的自主品牌持续出清,自主品牌内部逐渐形成了吉利、长城、长安、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五大龙头局面。五家一线品牌占自主品牌内部份额由年的35%快速提升到了年上半年的57%。

还是之前的逻辑,短期的调整对于一个行业的长期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会倒逼有竞争力的企业自我进化。

前一段时间,著名的私募投资人陈宇参加了一个车展,随后他发了一个微博感叹:20万以下合资车已经全线溃败,国产品牌从传统燃油车和智能电动车两个方向出击,目前的竞争态势和年前的手机市场很像。

他的这个判断大家可以作为一个思考的依据。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本土品牌落后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工业水平的提升,中国品牌在生产制造方面精益求精,质量可靠性已得到显著提升。从PPM(每百万辆车故障问题数)来看,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快速缩小,分差从年分缩小至年的9分,这一极小差距表明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车型质量已位于同一水平。

追根溯源,中国汽车行业落后的根源是我们没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一直在追赶。未来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角逐,而中国在这一阶段是全球的第一梯队,甚至某些领域是领先的,这就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需求永远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庞大的中国市场就是国产汽车厂商进步的动力。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主要国家汽车千人保有量数据,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在统计的20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四位(第17位),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千人保有量分别排第一和第五,是中国的4.8倍和3.4倍,同属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汽车千人保有量均领先中国,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千人保有量相差4倍。

2

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汽车行业的战略配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