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来剖一剖暴涨背后的那些认知点。
要说暴涨是大部分股民最喜欢的一种股价表现,一点都不过分,它是直击我们人性的最软肋,我看到的是,很多人在尝到过暴涨的美味之后,便失去了对其他技术弱势股票的兴趣,蒙头沉浸在对暴涨的追逐研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暴涨跟投机是靠着的,谈到暴涨,我们难免会想到“追涨杀跌”“一夜暴富”等投机性的词,当然,有些人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但真的全是这样吗?暴涨真的就跟逻辑无关吗?难道用逻辑只能捕捉慢牛吗?并不是,这也是我要谈的核心点。
首先要捋清一点,暴涨是市场情绪所赋予的,而真正可以赋予逻辑支撑的,要看它有无真正的商业情绪作为基础,如果不是,那就属于投机一派何意呢?
比如某上游企业,跟阿里大品牌企业达成了销售绑定,届时它的业绩会提升一倍,而此时市场得知消息后的暴涨,就是具备逻辑支撑的,我们可以在暴涨到50%时,继续买进,这不叫追高,更不是投机,而是有逻辑的投资。
还比如说某酱油企业,在新增线下渠道之后,利润单月环比暴增%,且很稳定,这个时候,市场股价的翻倍,那就是具备逻辑支撑的这是有商业情绪支撑的一类。
这里为何称之为商业情绪呢?因为这是从商业经营层面出发,而做出的符合大部分人常理的预期,它虽然有经营实际数据的增长作为支撑,但同时也有预期的成分,它的侧重点在于,从商业层面展开的符合常理的预期,正因如此,才称之为“商业情绪”。
像以上的酱油企业,如果一家企业开始做线下渠道第一年,开拓0个网点可以增长20%利润的话,那么市场会认定你的这种渠道战略是奏效的,从而继续顺推你最近几年可以开多少个,以此来计算并估值,注意,我们如果剖析市场的这种思维路径,你会发现,它是存在着或者涵盖着对商业预期的客观情绪的,由此,我们可以更能够理解商业情绪这个用词。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另外一类,就是没有商业情绪的支撑,这一类属于投机,说白点,属于纯市场情绪,就是想炒你没理由,很多情况下都是,它在商业情绪和预期上并没变化,仅仅是处在纯理想状态下的纸面预期。
比如说像年,给你画个自贸区,你的概念股就卡卡涨,全国的地图最后几乎都画了一遍,也炒了一遍,但你会发现,它在商业情绪预期上,并没有变化,也就是并没有对企业的经营有所加持,这就是纯炒。
当然,咱们理解两种类型并不难,难的是方法论,首先这里打牢第一个经常被咱们忽略的螺丝帽当我们看到暴涨时,首先要树立起这样一个条件反射式的思维:它是纯市场情绪的发酵,还是继续商业情绪支撑下的市场情绪的发酵,先把他们区隔分辨出来,再说其他的,若是前者,直接取关,免得天天勾引我们。
其次,我发现很多人意识不到“商业情绪催化市场情绪”这个认知点,以至于很多人看到短期的暴涨,就下意识的胡乱以“炒作”“庄股”“机构报团”来定调,这是我们必须要打牢的第一个螺丝帽:真正理解商业情绪催化市场情绪,有了这样一个意识后,我们会在选股方面有一个质的进步。
我举几个例子:维生素界:新和成,巴斯夫一发生大火,之后巴斯夫需要大修,这个时间起码持续一年半,新和成立马短短几个月暴涨一倍,之后市场逐渐验证了这点,新和成之后几个月环比大增,只不过还未出财报,很多人都看不到它在底层商业经营上的变化,只会看到股价卡卡涨,我在之前的文章也谈过生猪界:去年非瘟加环保,导致猪价一翘头,牧原等猪企就在短短一年时间,大涨五六倍,之后的几个月时间,牧原环同比大增,市场开始逐渐印证这种商业情绪。
化妆界:珀莱雅,经过品牌在线上的广告营销塑造后,在19年前几个月,线上环比表现亮眼,从一月初开始,之后几个月股价大涨三四倍,等到后续的财报公布,也验证了这种商业预期,之后环比一直很稳定。
类似的还有电器界的小熊电器,在今年初也是线上增长亮眼,这种底层商业情绪的变化,首先催化的就是股价,市场顺势外推一整年甚至三年的增长,股价也短期翻三四倍。
酱油界:千禾味业,有心的朋友可以看下千禾起爆的时点,就在四月初,而前三个月收入同比增长20%,市场有所反应,但没那么强烈,但随后几个月环比增长加速,同比达到33%,这种底层商业情绪直接催化市场情绪,股价起爆,短短几个月翻两倍,随着近几个月环比持续强劲,千禾股价也是异常坚挺。
疫苗界:长春高新,咱们可以看下它的起爆节点,正是在19年初,而这个节点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如果持续跟踪企业数据的话,你会发现,它的商业经营数据也正是从一月初开始起爆,直接同比增长70%以上,6月份数据继续环比高增长,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可以说是持续环比增长,这是非常可怕的数据增长力度,这样的商业情绪,直接催化股价从去年初到现在翻了四倍,可以说,强劲的商业情绪,也引发了市场情绪持续发酵。
白酒界:顺鑫农业,可以看到顺鑫农业在年之前一直处于长期的盘整,但在18年初就开始起爆,直接翻了两三倍,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在18年初,单月的环比开始大幅增长,这种底层的商业情绪迅速催化了市场情绪,直接走出几倍涨幅。
电动车界:雅迪控股,可以说,跟踪单月雅迪电动车销量的朋友,可算吃大肉了,单月接近%的同比增长,财报就是一道屏障,挡住了大部分人的双眼,少数看到巨大变动的人,可以及时介入吃稳肉,而市场也早就等不及了,三月份以来,直接起爆,短短几个月翻六七倍,当然要清楚一点,股价肯定有单纯市场情绪放大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商业情绪支撑的那部分稳肉,起码在一倍以上。
奶粉界:飞鹤,19年末上市,跟踪单月数据的人也是有机会捕捉翻倍股的,因为从今年年初,单月同比基本都在50%左右,而且环比单月都很稳定,所以,上市后的几个月,股价虽然踉踉跄跄,但也是几个月翻了两倍多,个人在课程内也系统的剖析了该公司咱们可以感受到一点,很多情况下,市场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市场的嗅觉极其灵敏,资金就像流水一样,会第一时间填平盲点套利的洼地,这里的逻辑脉络,我们要清楚,就是商业情绪直接带动市场情绪
科技界:腾讯,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每一次腾讯环比大翘头时,市场通常都会来一波大的涨幅,这也是同样由底层商业情绪驱动的市场情绪,似乎依然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股价进阶规律
再强化一下,这里的商业情绪,并非是一个投机概念,而是跟估值一样有着艺术的成分在里面,也有商业智慧赋予其中,我们通过其环比的冒头,用我们的商业智慧和底层逻辑去判断其在未来一两年甚至三年的一个增速持续度,这是包含我们个人主观预期的商业情绪
相对大基调下的定性,以及误差偏大的定量而言,对于中短期商业情绪的判断,它更符合实际,难度有时要更小,且它带来的回报通常是最快最暴利的,我举个例子。
比如海天味业,15-17年,股价都处于盘整期,但我们如何去判断它是否起爆,甚至是起爆的时间呢?虽然市场波动无法预测,但一旦有了商业情绪的催化,那些事基本上还是有规律的,我当时也在跟踪海天每个月的数据,到年10月份以后,我看到海天每个月的增速比之前都要高,17年前三个月提速到20%,3-6月份,提速到25%,6-9月份,提速到29%,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强重消的必需品,以这样的增速表现,市场会不会装没看到呢?
而事实上,市场反应的依然很敏感快速,从17年一月份就开始起爆,短短几个月翻两倍当然,这是马后炮的视角去回看,这是没有任何操作指导意义的,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应该怎样做呢?我提供的方法论,就是根据环比加速去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因子,是因为品类扩张成功了,还是由于提价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呢?如果这样,那一旦在试点提价不受影响之后,那么之后的普及提价就是一个加速阶段。
而我当时进行了分析,那是海天渠道拓展和产能扩张的双重结果,这样的增长表现恰恰是非常安全稳定的,不会说是一次性脉冲式增长,说明海天的产品在终端新渠道的动销很强劲,因为当时满产满销,又有产能释放预期,之前在课程内对产能也做了详细的剖析,于是我在内心也做了乐观的商业情绪,当时也加了仓,而股价表现也比较给力,加仓后直接起爆。
这是我个人通过亲身经历,总结出的方法思维,不仅是这个例子,其实很多都是这样,在这里只是提出一个思维论,那就是我们通过一个企业环比的冒头,以此为重要的商业课题(不是资本课题),去分析这种冒头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商业变动因子,把这种底层因子挖掘出来,然后利用底层逻辑和商业智慧,去分析和判断它的持续性和爆破性,以及它未来一年的增长预估。
有时候,只要我们足够用心,会挖掘出很多不错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一旦挖掘出真知,那市场的回报速度可是极快的,这也会促使我们更加热爱商业智慧和底层逻辑,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对我个人而言,还有年的上机,那一年从一月份开始,也是开始提速,6月份之后数据更亮眼,单月同比40%以上,我也是在这个节点去加的仓,加仓后股价几个月也飞出一倍,因为对它而言,逻辑确定性比较强,首先国际航班增速很不错,非航租金还有合同方面,通常来说是不会下调的,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逻辑,它的持续性和预期是有常识可以理解的根据的,这是商业情绪上的预判。
当然,市场嗅觉是最敏感的,这么明显的增速肯定要催化一波市场情绪的,何况当年它的估值也不算太高,根据规律,而当下的上机股价起爆之时,估计也是航班和环比恢复之时,没有商业情绪的支撑,市场情绪就随风就市。
可以想象,很多人都说要短期几倍的目标,应该说,市场不是不存在这样的机会,当然这其中也有投机的成分在,就是也想吃“市场情绪放大”这块肉,话说回来,即便你是一个投机者,也要懂得方法,我们起码要把市场的情绪发酵规律摸透,而不是找个题材就胡乱的去追,像我们现在提出的这种思路,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捕捉市场情绪的内在抓手。
这是一种更为靠谱的、有底层逻辑作为支撑的起爆因果关系,不像有些书中,单纯的根据量价起爆,什么突破什么区间,放多少量等,来给你蒙起爆。
而如何正确看待股价的波动呢,最好的角度就是把它当做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