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物流设备发展的初期,设备商与集成商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我国设备商在当时软件实力和集成经验较为薄弱,因此只能为客户提供硬件设备。至于软件技术则集中在部分外资企业手中。随着中国民族品牌技术水平的提升与成功案例的增加,这些企业开始意识到了场景的重要性。经过一段卧薪尝胆的提升之后,无论是在技术积累,人才储备,还是对于终端客户需求的了解方面,民族品牌都具备了与外资品牌竞争的资本。在这个前提下,不少国产设备提供商开始试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方案,包含硬件设备及相应的软件控制系统,并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工况进行一定的定制化服务与进一步优化。这样一来,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得到了提升,企业的利润也自然就随着水涨船高。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向集成商转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限于人才和经验的积累,有许多转型的设备商在转型之初其提案水平并不高,也给自身和终端客户带来了一些麻烦与困扰。但随着技术水平的积累提升,一些转型成功的设备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集成能力。
当然,有人试图转型,就要有人继续坚守。也有为数不少的设备制造企业选择了不向集成方向转型,而是在设备领域进行深入钻研。可以说这种行业分工的出现正是市场开始逐渐成熟的表现:大家不再一窝蜂地去追求热点,而是找准自身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迈过了低价同质化竞争的泥淖,中国的自动化物流设备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行业设备商也开始出现了纵向细分的现象:一些企业在某一领域,如冷链、食品、制造业等,有着丰富的成功案例,这样一来市场上的其他同行业终端客户在采购设备的时候就更加倾向于优先考虑这些企业。而这些设备商也会根据需求进一步开发更加适合于这些行业特点的设备。久而久之,形成口碑效应,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企业是该领域的“专家”。这一现象在一些标准特殊的行业,如冷链、医药,或在某些地域较为集中的行业,如烟草、能源等行业中尤为突出。
除此之外,发展势头正盛的物流装备行业也引来了资本的重视。得到了投资后,又有一些本来与自动化物流设备并无关联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他们的到来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行业竞争将会出现两大趋势:一是资源整合与重组。通过资本运作、企业合作等方式,一些巨头企业会将优秀的技术团队招致麾下,进一步扩大自身在行业内的经营范围和市场影响力,而一些企业则选择在一起“抱团取暖”,通过合作的方式增加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另一趋势则是大浪淘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不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或者体量较小的企业会最终出局,留下产品质量过硬、技术水平高、特色明显的物流设备商。这一行业未来必将进入一个激烈而有序的新一轮竞争时代,在这一时代,科技研发与对终端客户的了解将会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只有掌握了行业的动态与需求的脉搏,才能够在新一轮的自动化浪潮中求得生存,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在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进一步衰退,“机器换人”的速度必将被大大加快。这对于所有自动化物流设备企业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早开始厉兵秣马,为将来做准备,就越能够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方案、新思路,助推中国物流业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