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场上,有一类股票,被划分为“文化旅游”,简称“文旅”。这类股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玩”的需求。一般而言是经济越景气,文旅行业的业绩就越优秀。目前来看我国疫情已经妥善得到控制,虽然各地偶有零星复发,但是演变成为全国性疫情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在这个背景下大家文娱旅游的热情需要释放,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文娱旅游板块的企业业绩会暴增。那么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文旅行业内部也出现了分化,研究研究文旅行业就很有必要。
我把玩的地方按照远近分为“去远方”、“在近处”和“宅”三种。“去远方”是指离开自己的居所去另一个城市或地区玩;“在近处”是指在自己居所的附近玩;“宅”当然就是在家里玩了。一般“去远方”和“在近处”的企业我们统称为文旅企业。这里说明一下,我把短视频类企业(b站、快手、抖音)、出版类企业(中信出版)、宠物相关企业(中宠股份)等都纳入“宅”这个范畴,但本文不单独对“宅”类企业进行分析,他们虽然会与文旅行业竞争人的游玩时间,但是逻辑完全不同,本文不作赘述。
一、“去远方”
“去远方”最主要的就是去别的城市旅游,旅游么,不外乎衣食住行。“衣”就不说了,行业过于零散,也不是旅游的特色。“食”做的不错的像是广州酒家、全聚德这种地方特色连锁餐饮店。我们主要说说“住”和“行”。
1.“住”的话像是锦江、首旅、华住这种国内的酒店业都做的不错,从市场占有率上看已经成功干掉了国外品牌的竞争。不过现在这种酒店类面对着新兴的民宿类住宿的冲击,虽然现在的民宿总令人各种不满意,但是说不定民宿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完善。
2.“行”的企业我把它大致分了三类:带你去目的地的“飞机铁路类”、可以去玩的“旅游景点类”和组织大家去玩的“旅游导航类”。
(1)“飞机铁路类”里面有机场,比如“上海机场”、“白云机场”;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厦门航空”;铁路类企业,像是“京沪高铁”;公路类企业,像是“山东高速”。本次由于新冠疫情,机场股的业绩暴跌,还签下了一些血亏的合同,可能两三年内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我国航司业除了时不时的新冠小爆发的不利影响之外,本身也有着产业零散、肩负很重社会责任的问题。近年来有几家航司不断在努力改革,像是“春秋航空”就在做全面市场化,而且已经有初步成效,期待后续的发展。铁路类企业和公路类企业更像是稳定领取现金流的公司,我并不认为他们的股价会有很大的表现空间。
(2)“旅游景点类”的企业则呈现出局部性和松散化,他们有个统一的大问题就是都受到地域的限制。比如宋城演艺,他的主营场所就是宋城;张家界的主营场所就是张家界;丽江股份的主营场所就是丽江等等。这些企业的发展无法脱离其所在的地域,这样他们的业务没有很好的办法扩展出去,更别论还有可能受到局部疫情的黑天鹅影响。
(3)“旅游导航类”企业,我把携程、艺龙还有中国中免都放在这一类企业里。携程、艺龙包括阿里,都有高端旅游定制业务(贵),会花钱帮游客找个当地专业的导游,把游客这一趟旅行的行程全包了,其中各种旅行条件都不错,这个导游也全程陪同,会让游客感觉到物有所值。而中国中免(原中国国旅)则走一个亲民路线(便宜),用中免的话说就是一种“自由行”,中免是把旅游过程拆解成一段一段的,游客可以按自己去求购买某一段的服务。比如去青岛的崂山玩,如果游客需要解决交通问题,可以找中免的,他们会为游客提供旅游大巴,大巴上会给大家介绍崂山的特色、怎么玩,还会介绍青岛其他可以玩的地方。到了崂山如果游客有需求,中免也可以出导游陪你一起,如果游客想自己玩,就自己上山,等需要回去的时候再找中免就行。
我不知道大家喜欢哪种方式,我周围不管是长辈还是同辈的,都更喜欢自己去玩,不要导游陪同的方式。只不过年轻人出去玩他可能不需要走中国中免的路子,他自己上b站、小红书之类的查一查也就知道怎么玩了;但是中老年人更偏爱中国中免这种,价格便宜还能玩的开心。所以这类企业里我更加看好中国中免一些。
二、“在近处”
刚才说的都是“去远方玩”的企业,但是现在每天都在打工的打工人可能没有好几天空闲的时间去远方,但是他们还有社交的需求,于是就有了那些“在近处玩”的企业。
其实现在能在近处玩的地方挺多的,但是很多都不够上市的条件,比如酒吧、桌游吧、剧本杀、密室逃脱、游戏机厅等等,这些不上市就不分析了。在近处玩的企业,能上市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大型商业中心(像是新城吾悦、永旺等等),还有一种是游乐场(像是欢乐谷、迪士尼、方特等等)。
1.大型商业中心类
大型商业中心模式现在是真的强,里面包罗万象,除了常见的吃饭的地方、买衣服的地方,刚才说的各种不够上市的生意往往也都是开在商业中心里。很多人其实都喜欢茶余饭后有事没事地去附近的商业中心逛一圈。不过现在商业中心的问题就是同质化,不管各家怎么说自己的装修不一样,自己入住的商家不一样,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就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就近选择。现在在a股上做的不错的就是新城吾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