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设立后,将形成京、沪、深
三地交易所功能互补、各具特色
各显优势的证券市场新格局
图/图虫创意
北交所: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头戏”
文/钟正生
发于.9.13总第期《中国新闻周刊》
9月2日,中国宣布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头戏”,必可擘画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北交所设立后,将形成京、沪、深三地交易所功能互补、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证券市场新格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服务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提升资本市场的普惠性、包容性。
从国际上看,北交所成立不仅可以促进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加强“一带一路”发展,促进经贸发展、共同富裕,同时也可以为中概股回归提供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与设计。
成立北交所,有利于宏观上“补短板”、市场上“添新颜”、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普通投资者资产增值,对形成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好耦合再襄一力。
首先,中小企业将有新的直接融资通道,这有利于稳定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降低在法律、财务等方面的风险,推动公司治理现代化、规范化、透明化。同时,有利于引导投资者更多参与到“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北交所的设立亦有利于提升创业企业的市场流动性,丰富私募基金的退出渠道。当前,因新三板市场整体缺乏流动性等原因,大量挂牌企业选择摘牌。私募基金投资企业多为创业企业,而部分创业企业未形成盈利,估值难度大,导致私募基金通过股权退出方式效率低且收益少。通过设立北交所激活新三板交易量,将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基金“募投管退”的发展环境,便利私募机构利用新三板公开市场完成退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挂牌企业优胜劣汰。
9月5日,北交所发布股票上市规则等三套试行规则(征求意见稿),在延续原有精选层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进行了相应调整。长远看,未来北交所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加强自身服务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一是强化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在准入标准、监管规则等方面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过程和特点,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
二是优化发行机制,降低中小企业发行成本。为实现平稳过渡,目前北交所发行机制基本延续了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精选层“层层递进”的格局,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未来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上市制度,例如优化定向发行机制。
三是完善交易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及流动性。目前北交所也实行T+1交易机制,未来可考虑将北交所作为T+0制度的“试验田”,为沪深交易所改革积累经验。
四是完善基础层和创新层的制度设计。目前,相关制度设计尚不完善,存在交易效率低、发行方式少等缺点,未来可考虑引入公开发行制度、实行连续竞价机制等。
五是丰富投资者类型,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当前,北交所仍然延续精选层市场投资者万元的准入门槛,高于科创板50万元的投资准入门槛。未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可适当考虑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值班编辑:肖冉
推荐阅读
▼
“”明确违法,之后呢?
封面报道
《震荡娱乐圈》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