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1.年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亿元,同比增长49.6%。
2.正品保障和物流资源是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3.跨境电商创新模式不断,线下零售店和人工智能应用提升用户体验。
▌监管*策过渡期二次延长带来发展利好
上层设计趋向引导支持,释放稳定信号
年4月8日起,我国正式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策:
(1)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2)公布跨境零售进口电商正面清单,跨境零售进口商品的品类受到一定的限制。
(3)规定个人购买限额,“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万元”。
(4)跨境进口标准提高,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的首次进口需提供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跨境监管*策规范调整内容较多,但给出了一定的过渡期,部分*策于年起开始实行;年9月,再次延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延长一年至年底。过渡期的二次延长给了跨境电商企业更多的调整空间,整体处于*策利好期。
▌市场态势已定,资本趋利远离早期项目
跨境电商受*策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且格局趋稳
跨境电商受*策的影响较大,行业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跨境*策的不断出台、变化,资本市场对跨境电商行业的态度趋于谨慎。根据相关统计,相比、年,年跨境电商行业总体投融资数量大幅下降,仅有5笔。从投融资金额来看,年的单笔投资金额也不断缩减,亿元以上的投融资数量减少,3亿元以上的案例仅有1笔,5亿元以上的投融资无案例。这一方面是资本界对跨境*策不确定性做出的判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互联网巨头不断入局,跨境电商行业大平台、大市场态势已定,资本趋利逐渐远离早期项目。
▌消费者跨境网购的方式对比
跨境电商模式为主流,个人代购和个人海淘存在灰色地带
中国消费者在国内购买海外商品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寻找海外代购
(2)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