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作为“农田到餐桌”的重要途径,事关人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兴宁区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把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造一批示范市场,通过培优树优带动行业升级,以小市场撬动大民生,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软硬件同步提升便民市场“面子”“里子”都美
三塘农产品交易中心最初为群众自发组建的便民市场,环境简陋,缺乏相应的管理。年经整合正式纳入规范市场管理,但是仍存在诸多管理上的不足。近两年,兴宁区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动员市场方投入多万元进行市场整体升级改造,老旧菜场实现脱胎换骨。硬件上,熟食摊“三防”效果全面提升;活禽区严格设置“三区分离”;涵盖食品溯源和检测等功能的食品检验室已设立并投入使用。同时,摊位、柜台及吊顶市场灯光亮化及市场监控及电子设备等都重新更换,并改造便民充电桩提高市场智能化建设。软件上,建立完善农贸市场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诚信经营档案,一户一档及时记录商户信用等级,营造放心消费的氛围。如今市场设施完善,划行规市,行业布局合理,整洁有序,在营业商户约多户,其中铺面55个,总摊数个,摊位出租率90%。“我在这里摆摊已经很多年了,市场改造后,消费者更喜欢到这里买菜,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摊位经营户胡先生对提升后的市场赞不绝口。居民的纷纷点赞,有口皆碑,让三塘农产品交易中心日益繁荣,成为三塘镇的明星市场。
点赞诚信经营助力信用消费
东沟岭综合农贸市场作为兴宁区为民办实事的惠民菜篮子工程,从年营业开始就主动向文明诚信经营示范靠拢。年底,城区*府在市场内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服务站,年市场建立消费维权站。
近两年来,伴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市场主动配合农贸市场整治工作,自觉落实评分考核制度,将摊内卫生、规范摆放等文明经营行为纳入日常考核内容,并采取分区、分“责任田”的方式,聘请兼职大学生,联合保安及*府工作人员,对各区域摊点的卫生、停车等问题即发现即处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对不配合整改的经营户则取消相应的租金优惠。
兴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兴东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彭雨薇介绍,市场管理方主动落实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所签订创城责任状,并组织经营户学习创城标准,落实“门前三包”,用文明诚信经营的实际行动支持创城,为打造文明市场添砖加瓦。同时,市场在各主要入口张贴创城宣传海报,并利用市场内的商业广告位、商业LED大屏幕张贴、播放创城公益广告,市场前台每日播放创城广播,志愿者发放宣传海报,通过多方面途径宣传文明精神、点赞诚信经营。
今年初,市场成功创建为兴宁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农贸市场,为东沟岭街区周边商业树立了模范典型。
“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加大“升级”力度
虎邱综合农贸市场建成以来,以各类农产品零售经营为主,服务周边约2万多居民。作为兴宁区城中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的示范市场,虎邱市场采用基层所和督查组双线监管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整套富有虎邱特色的市场管理理念与方法,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体制理顺有助市场健康发展。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虎邱村综合农贸市场创城创卫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市场开办企业积极配合,切实提升管理成效。
以民为本有助市场拉动消费。市场牢牢坚守为民服务的宗旨,从改造与管理角度出发,以经营户所想、消费者所需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强化农贸市场“升级”的力度,修复案台、更换地板砖、增设分类垃圾桶、整改活禽“三分离”设施、厕所解决破损及脏臭问题,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设施,改造成果最终得到广大市民充分认可。
家住江宇世纪城的秦女士表示:“刚入住时,还担心旁边的市场脏乱差影响居住环境,但是每次来都看见市场干净整洁,哪怕是带着孩子来买菜都很舒心,家门口的市场让我很满意。”“实”字当头有助市场夯实根基。农贸市场总体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等方方面面均落实到位、基础扎实,实现文明创建“内涵”、“窗口”、“颜值”三提升。
目前,兴宁区拥有农贸市场22个,临时便民市场1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示范农贸市场“马上改”与“长久立”的成功结合,将为兴宁区所有农贸市场提供范本,探索构建市场规范管理长效机制,让农贸市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靓”出文明生活“精致感”。
通讯员:陈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