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资本邦了解到,年6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召开线上团体标准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四项团体标准,分别为《预制菜》《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工业化标准化中式高汤》和《工业化标准化中式浓汤》。
其中,《预制菜》团体标准由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国联水产等多家机构和头部餐饮企业代表共同制定,旨在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对规范预制菜发展、提升预制菜品质及食品安全水平等将发挥积极作用。标准明确规定了餐饮消费场景下的预制菜定义、原辅料要求、标签、包装、贮存要求等,并将预制菜明确分为即食/即热预制菜、即烹预制菜和预制净菜三大类。
受年3月疫情大规模爆发影响,3月以来,全国各地预制菜销量整体增长明显,随着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标准体系不清晰、安全监管不全面等问题逐渐映现,为了行业长期稳健发展,标准化是必经之路。
年4月以来,全国各地密集出台或筹备预制菜团体标准,主要包含预制菜的定义、分类、评价指标、评价原则等,并在预制菜行业共性基础上增加了符合当地品牌发展特色的个性化标准。
4月1日,由广东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进入公示阶段,预计5月份公布。
4月27日,由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餐饮协会牵头的《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5月16日,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发布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
5月17日,由山东省饭店协会牵头的《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发布。
5月31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3项南宁市第一批地方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预制菜产业链条长且分散、整体规模化水平不高、产业产品低端竞争严重。同时,整体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缺乏配套智能产业技术,这些都成为产业高质量科学发展的阻碍。所以,行业亟需标准来规范。而团体标准具有组织方式灵活、研制周期快等特点。各地陆续出台团体标准,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预制菜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对提升整个行业的产业化水平,改善当前被动的市场声誉状况有着正面影响。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亿元增加至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万亿元。
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促发资本涌入预制菜行业。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近10年来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以0.82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排名全国第一。
上市公司方面,“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近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目前的大单品集中在牛肉类产品。考虑到BC端的差异化需求,针对B端公司主要考虑大单品,C端产品以品类多为主,以持续推陈出新之势满足C端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国联水产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预制菜品类规划,公司表示,除了目前重点打造的烤鱼单品外,还有酸菜鱼、小龙虾、裹粉等产品都是亿元、几亿元大单品规划方向。口味方面,未来会在原有产品上做新口味的叠加。
福成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预制菜业务年第二季度销售情况处于增长状态,预制菜业务整体发展良好。
湘佳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长沙预制菜工厂年设计产能吨,目前工厂已进入预生产状态,预计年6月中旬可正常生产。工厂依托公司丰富的前端原料资源(鸡肉、鸭肉、鸽肉、猪肉、鸡蛋等)、可溯源的数字化品控体系和发达的冷链物流网络,拟面向全国市场开发覆盖多渠道、适用多场景、满足多人群的预制菜、休闲零食等产品。目前已研发产品包括盐焗、烧腊、蒸制、酱卤等系列。
东亚前海证券表示,预制菜行业供需两旺,市场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从需求侧看,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外出堂食减少,外卖订单量大增,餐饮企业对外卖出餐的速度要求更高。同时,疫情下餐饮行业面临较大人力成本压力,预制菜在降低人力成本方面效果显著。因此,B端的餐饮行业对预制菜需求不断上升。长期看,餐饮行业连锁化率提升,将不断加大对预制菜的需求。我国头部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率较高,真功夫、吉野家使用预制菜占比达%,西贝、小南国预制菜在原材料中的占比也达85%。
东莞证券认为,我国预制菜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预制菜的消费渠道以餐饮为主,零售为辅。餐饮端方面,降本增效+餐饮连锁化+外卖渗透率提高+团餐盛行,拉动预制菜需求提升;零售端方面,宅经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化发展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将推动预制菜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