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解释经济行为的过程中,社会关系结构至关重要。但在社会关系中,究竟什么能够解释信任的动机和杜绝/限制机会主义呢?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易相比,为什么在此类关系中更容易找到信任的因素?答案在于明确社会关系的固有机制。这里的社会关系包括发展和维系合作行为,允许参与者参加集体行为并达成集体目标。这些机制是社会交换及维护规范方面的奖励和惩罚:共同的信仰和恰当行为的预期。
非正式规则源自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成功率的行为,即通过合作获得奖励。基本准则是,如果试错后预期表现的结果是成功的,就会被团队成员接受。换言之,“一个志同道合的组织中,成员会发展和维系那些能使他们从日常工作关系中获得总福利最大化的规范。”因此,规范的出现涉及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通过不同策略获得经验,并逐渐认识到哪些是更加有效的策略。
现有的规范在之前也经历过类似的社会学习过程。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社会奖惩在群体规范中激励信任行为,以及杜绝/限制机会主义的效用。当符合行为标准就会得到奖励、不符合就会受到惩罚时,这些恰当行为的非正式标准得以维系。团队中的成员经常通过授予社会认同和地位,对遵守规范的行为予以奖励。同样,他们通过社会指责甚至最终以出局的形式,对不遵守规范的行为予以惩罚。
因此,对于规范的监督是社会交往的副产品。通过反复交往,社会成员之间有了足够的接触,了解成员的品行不再有难度,从而降低了监督的成本。当参与者从长远关系的角度考虑未来的因素时,反复交换中的奖惩行为就会促进合作。当交易不经常发生时,社区制裁可作为双边反应的补充。总之,在长期关系中,作为对社会奖惩的理性反应,以信任和可靠为表现形式的合作行为应运而生。
一个由1名上司、16名业务员和1名办公室职员组成的工作小组的详尽交流过程,说明了个人的自利行为如何自发通过社会交换形成社会等级。业务员向其同行咨询与业务相关的法律问题,而不是向评价其工作的上司提出。这个过程包括获得和付出,就如同市场交换:咨询可被视为一种价值交换;咨询双方获得一些东西,也都需要为此有所付出。
这种对自身能为不足的承认是获取帮助的成本。作为自身工作被打断并提供相关咨询者简倪志意给出建议。如果其他人倚重你的意见,我觉得这种感觉非常棒。”“当的回报,被咨询方获得了声望。1名业务员的表述证明了这一点:“我乐教授导会过社会结构规范准则中社会奖励(如身份地位)及惩罚的重要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均与群体的成功相关,成员们就会合作,共同遵守社会规范。
“理性选择理论强调声誉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但在遵守规范方面,内嵌在社会身份中的恰当行为原则也同等重要。“例如,很多场合下并没有人密切监督,但人们还是遵守与他们社会身份相符的系列规范。这是因为社会身份和利益,能够很好地解释在竞争环境中的合作意愿。常规性社会交换尤其是重复性交易,与社区制裁一起组成了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这种内生的安排维持着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
这种包括信息流、稀缺资源的获取、技术开发的企业间合作、独立于国有体系的民营供应网络等相互依赖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不依赖于第三方的长期稳定的合同关系。引领网络和产业集群内企业行为的社会机制,与影响紧密型团体中个人的行为策略相似。当面临高风险的不确定性决策时,理性行动者通过效仿其他成功者及合理推测他们成功的原因来处理这类情况。
组织倾向于模仿那些它们认为成功的类似组织的行为。特别是在制造业,通过模仿可以在边干边学中,将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和组织方面的成功因素学到手。社会规范和制度变革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经常与*府正式规章所允许的合法行为不符。事实上,基于个体联系的社会群体,根据体现民营经济期望和个人利益的非正式规范来组织市场导向的经济行为。
在*府规章体系下的规范,既可以限制也可以促进经济行为。一方面,当个体参与者勾结起来确保*府资源落入他们手中时,脱离这些正式制度会导致资源的低效率分配,最终结果是结构刚性和经济萧条。在俄罗斯,黑社会性质的商业网络极大地阻碍了叶利钦构建市场经济的努力。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个信誉和群体行为的框架,脱离现有规范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非正式民营化和本地制度安排,为20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考虑到正式规章和社会规范间多种交互的可能性,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关系的理论发展成为了中心任务。在何种条件下规范将演变为自我加强型反规范,而后又会削弱正式规章的有效性呢?反规范指与现有*府规章背离,允许、鼓励和引导群体行为的信条。反规范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涵盖的活动范围广泛,可以是美国和欧洲的少数族裔青年,或者是现有市场经济中以非正式经济形式存在的买卖双方间不缴税的交易行为。
尤其是在规范形成的初期,反规范行为通常包括既未引起国家制度注意,也不为执法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