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东西上面都有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说起食物保质期,你会想到啥?超市里的限时甩卖,冷冻货柜里的买一赠一,还是商店某个角落的出清货柜?
在鸭老师构思的画面里,往往是一些中老年群体,他们左手拿着包装袋,右手扶着眼镜架,反复合算价格、日期,嘴里念念有词。
但时过境迁,当年轻人被各大电商平台的打折套路所累,暮然回首,他们发现,身后还有一个“薅羊毛”胜地。这个“胜地”,还有另一个名字,临期食品。
啥是临期食品?通俗来说,就是那些即将达到保质期,但还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简单来说,就是没那么新鲜,但还足够安全。以北京市标准来看,保质期18个月的糖果、饼干,保质期前40天是临界期;保质期12个月以下的方便面、牛奶,保质期前20天是临界期。
一般来说,临期食品只有两种未来,要么被流转到低一级的店铺,降价卖,要么被回收,然后被加工成饲料。但疫情下,大量货品积压,加之普通人收入减少,年轻一代心中的消费之火降了温,“性价比”反倒成了他们最看重的事情。
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就聚集了3万3千名成员,大家坚持用打折价薅美食羊毛。B站上,一个叫“馋大鑫”的UP主曾经做过一个临期食品开箱,视频播放量达到18.4万。在小红书上搜索“临期食品”,相关笔记有多篇。
年轻人为啥热衷临期食品?有一个说法是,“临期食品,就像我的人生一样,廉价却不甘。”
从某种程度上看,走过草莽时代的临期食品,踩在了年轻世代关于收入和生活品质的矛盾焦虑上。
而针对年轻人薅羊毛的行为,食品专家表示,合理食用临期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但商家一定要尽到提醒责任,尊重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
有组团薅羊毛的,自然也有帮大家找羊,给人薅的。根据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相比传统超市20%左右的毛利,临期食品的毛利率一般能达到50%以上。
线上,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上,陆续出现了不少临期食品折扣店。搜索关键词,相关食品数量从到4万不等。此外,也有一些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独立电商平台,比如好食期、甩甩卖。
线下,除了传统商超的货架,像是“悠品食惠”、“T3进口食品”、“饴食货仓”、“好特卖”这些临期食品店也形成了连锁规模。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按照1%的库存沉淀来算,临期食品的行业规模也超过了亿元。
尽管网络上充斥着临期食品暴富的神话,有人从“一天只卖两小时到一天只休息两小时”,也有人年收入超万。但鸭老师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临期食品的卖点是保质期短,对于商家而言,卖点也可能变成痛点。货物囤积、物流成本等等,都是需要切实考虑的因素。
最后祝大家羊毛薅得开心,吃得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