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当合同纠纷案件法律大数据分析与风险防控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中国典当合同纠纷案件检索分析
三、中国典当合同纠纷案件可视化数据分析
四、重点案例裁判观点采撷
五、典当法律关系性质认定问题
六、典当合同效力认定问题
七、现有典当纠纷当物处理问题
八、附录
九、结语
前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典当行业作为民间融资市场一种重要方式,满足了部分市场主体短期的融资需求。我国最早的典当业出现于南北朝,旧时典当多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为抵押品,按借款人提供的质押品价值打折扣,贷放现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现代典当是一种附担保条件的资金借贷活动,是以物的担保为前提的融资行为。从理论出发,典当属于一种复合的法律关系,不仅包括借贷关系还包括担保关系。一般认为典当法律关系作为一种复合法律关系,不是一般的借贷关系与担保关系的单纯叠加,没有主从法律关系之分,而是两者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发生有机的结合,但在现实司法实践当中,仍然存在较多的典当纠纷与民间借贷纠纷的案由之争,法院在认定案由时多有争议。但我国民事法律中没有典当内容的相关规定,仅有行*主管颁布的部门规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零散司法解释。从年《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到《典当行管理办法》,再到年《典当管理办法》,体现我国现代典当对传统典当业务管理、经营范围、监管制度等的继承与完善,为典当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得到全面的适用,由此导致典当行业存在的很多纠纷不断涌入法院。
本报告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及Alpha数据库所公开的年1月-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涉及典当纠纷案件份裁判文书进行分类、整理、对比分析。总结出样本的诉讼基本状况及其原因,并详细分析诉讼背后的裁判思路以及应诉策略。最后站在法律从业者的角度,准确把握纠纷性质,梳理实务中纠纷解决的疑难点,为风险防范控制机制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报告以年9月26日24时为时间节点在中国裁判文书网、Alpha法律数据库以及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获得的上网裁判文书为统计数据来源,由于裁判文书的实时更新、上传滞后性等因素影响,致使各地法院实际审结案件数量与其上传公布案件数量不一致,故报告对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您在阅读过程中如有疑问与建议,或其他法律服务需求,请联系本报告编委会。
中国典当合同纠纷案件检索分析
(一)检索条件
1.数据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Alpha法律数据库、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
2.地域范围:中国内地
3.案件类型:民事-典当合同纠纷类型
4.文书类型: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以及其他文书
5.时间区间:年1月-年8月
6.关键词:典当合同纠纷、近三年
(二)检索结果
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检索,从上述数据库中一共检索到裁判文书份。其中:判决书有份,裁定书有份,调解书份,其他案件份,通知份,决定7份。以上数据于年9月26日从上述数据库获取。
中国典当合同纠纷案件可视化数据分析
(一)案件年度审结变化趋势
图:近十五年(年-年)典当合同纠纷案件审结情况
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得知,典当纠纷在近十五年内(年-年)的案件审结情况为:年以前的案件数量总计为件,年有件,年有件,年有件,年有件,年有件,年有件,年1月-8月的案件有件。
在全国范围内,典当纠纷案件类案件数量呈现波动变化。在报告样本截取的时间段中,从年开始,案件数量呈现高位状态,自年以来,案件数量增长速率逐渐提高,自年以来,案件数量有所滑落。总体上看,中国典当纠纷案件数量在过去近二十年中总体呈现波动的态势,但相较同类型纠纷仍有高发现象,但其背后蕴含的风险值得引起